目录

除非p否则q-除非P否则非Q-只有p才q-彻底搞懂离散数学命题符号化的逻辑-附公务员真题讲解

除非p否则q 除非P否则非Q 只有p才q 彻底搞懂离散数学命题符号化的逻辑 附公务员真题讲解

语句大全

你要结婚了,女朋友分别对你说了这几句话,你好好捋一捋

1 如果你给我买钻戒,那么我嫁给你

一口价类型女友,买了就嫁给你

p:买钻戒 q:嫁给你 p->q

你可以再加一句同类型的话感受一下(这个方法对比下文)

如果给我买房,那么我嫁给你

你会觉得小婊砸,你是能分身还是怎么滴,

明显感觉逻辑不通.

说明 一个钻戒就可以嫁给你

p->q 这个推理没毛病

补一下语文: 只有

1、连词,表示 必需的条件 ,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革命工作

做好了工作肯定依靠了群众,

依靠了群众,没有子弹 可能还是做不好工作

2 只有你给我买钻戒,我才嫁给你

套路型,你很难成功

p:买钻戒 q:嫁给你 q->p

只有P才Q,说明只有P成立时,Q才能成立,注意是能成立不是一定成立

说明P是Q成立的一个条件

Q成立还可能有其他条件,

比如说女方再加一句同类型的话试试

只有你给我买房,我才嫁给你 ,

这个时候你会明显觉得好像他这么说没毛病,套路深啊,

她也没说买了就嫁给你啊,都说了才,我才18,暗示自己很年轻.我才嫁给你,暗示你力度不够

所以小伙子只买了钻戒是不能推理出她会嫁给你滴.

但是只要Q成立就说明P一定成立,

嫁给你了你肯定说明你买了钻戒买了房,不然怎能空手套白狼

所以Q推出P.P是Q成立的必要条件。

补一下语文: 除非、才

除非

1.连词。表示唯一的条件, 相当于“只有 ”,常与“才”“否则”“不然”等词呼应:~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不然你是不能获得真知的。

ps:我觉得这里解释有点矛盾:只有是指必需的条件,不是唯一的条件,把除非理解成 只有 更方便推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补一下语文: 否则

否,不,代表一个假设性小句,相当于“ 如果不这样 ”。 “则”,就,引出后果或结论,相当于“那么”。

连词,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

《实践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除非你给我100,否则我不 干这事

同义为:

(只有)你给我100,不这样我不 干这事

就是

不给100块就不干这个事

我干这事了,说明你给我了一百块

3 除非你给我买钻戒,否则我不嫁你

影视剧型女友,好好把握

(只有)你给我买钻戒,(如果)不这样我不 嫁给你。

A: 买钻戒 B:嫁给你

否则我不 是双重否定 表肯定

比如: 要不是你给了我钱,否则我不这么干。说明 我还是这么干了的

所以 否则我不B 可以符号化为 ~ (~B) = B

除非A,否则不B : ( B) ->A 即 B -> A

大白话就是,不买钻戒不嫁给你,嫁给你的条件是买钻戒

也可同义为:

只有你给我买钻戒,我才嫁你

但是有可能 你买了钻戒还是不嫁给你

所以只有嫁给你才能推出买钻戒, 光买了钻戒推不出嫁给你了

再来个例子感受下

除非P,否则不Q。

“除非你给我五十万,否则我不会把女儿嫁给你”。

就是“女儿嫁给你”可以,先给我五十万,否则免谈

所以嫁给你了,可以推出来是“给了五十万聘礼”。

理解除非p,否则不q,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这个最关键的“不”字,切记“不”字属于逻辑关联词的一部分,它不代表着q结论的否定,而是把 否则我不 看成整体表示肯定,也就是说,“除非P,否则不Q”和“除非P,否则Q”根本就不是代表着同一个逻辑意思。

4 除非你给我买钻戒,否则我嫁你

白给型女友,恭喜你

因为这么说话不好直接理解,所以先看一个常见的 除非A否则B 语句使用的场景

用报名理解 除非A,否则B 和 A,除非B

除非A,否则B,就是一般情况就是B情况,否则A发生了 :~A->B, ~B->A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23b4ae8a375e1cc1bfac07ff14ca7ea5.png

再来看下这个例子:

除非你买钻戒,否则我嫁你

暗示嫁给你是常态,买了戒指就不一样了

一般情况就是我嫁给你的,除非你给我买了戒指,我不嫁给你了

就是 只要不是你给我买戒指了,我就嫁给你

所以这女的是有多讨厌戒指啊!我就喜欢这样的!

用语义替换理解

把除非换成只有 ,否则 换成 如果不这样 ,语义还是不变的。

只有你给我买钻戒,如果不这样 我嫁给你

这样 指的是 买钻戒

只有你给我买钻戒,如果不买钻戒 我嫁给你

就是说 买了钻戒,不嫁给你

所以没嫁给你可以推出了你买了钻戒

遇到这样的女朋友的好好珍惜人家吧

除非A,否则B 关系:~B->A, ~A->B

A:买钻戒

B:嫁给你

~A->B:没买钻戒->你嫁给我

~B->A:你没嫁给我->买了钻戒

转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2989416.html

5 例题

【例】除非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否则就会有心理疾病。

以下各项都表达了与题干相同的含义,除了

A.如果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就不会有心理疾病。

B.如果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就会有心理疾病。

C.只有有心理疾病,才会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

D.只有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才不会有心理疾病。

E.除非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否则不会有心理疾病。

【正确答案】A

【中公解析】

题干翻译:除非 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否则 就会有心理疾病。

p:不把打击当回事

q:有疾病

除非 p,否则 q 符号化为: ~p->q 和 ~q->p

~p->q:把打击当回事→有疾病

~q->p:没有疾病→不把打击当回事

A翻译: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不会有心理疾病。 p→~q

B翻译: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有心理疾病。 ~p→q

C翻译:.只有有心理疾病,才会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 符号化为 只有q,才~p

所以表示的逻辑为 ~p→q :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有心理疾病

D翻译:.只有不把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才不会有心理疾病 C的逆否命题与C同义

E翻译:除非受到的巨大打击当回事,否则不会有心理疾病。符号化为 除非~p,否则不q

q→~p 有疾病->当回事 这个容易误解 常理是对的,但是推理是错的,好好理解一下。

或者用 除非~p,否则~q 逻辑框架结果是 ~(~q)->(~p) 就是 q->~p 结果是一样的,和题干推理不一样。题干是当回事推出有病,E是有病推出当回事,反过来了

所以表示的逻辑为:有心理疾病->当回事

总结:只要选项符号化的逻辑与 ~p->q 和 ~q->p相同就是正确选项,明显A是错的 E也错的

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8841b8ea0102xyck.html

补充 离散数学 命题符号化

石墨文档:https://shimo.im/docs/D6TCPYd8g8Jry6Tw

1 常见命题符号化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6f6eec829b06ad921f52bb45071b3388.png

x仅当y,y是x的必要非充分条件;x则(–>)y表明x是y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2 易混淆命题符号化总结

例子:除非李联不怕吃苦,否则他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法一:除非 A,否则B ~A -> B

~A->B 等价于 ~B->A 逆否命题

A:李联不怕吃苦

~A:李联怕吃苦

B:他不会取得好成绩

~B:她取得好成绩

~A -> B:李联怕吃苦,所以她不会取得好成绩

~B -> A:李联取得好成绩,所以李联不怕吃苦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7bbbe0591d7f2544992955c6fde6e08.png

法二:除非p,否则不 q q->p

除非李联不怕吃苦,否则他不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p:李联不怕吃苦

q:李联取得好成绩

李联取得好成绩->李联不怕吃苦

3 成功学例子 加强巩固

除非你努力了,否则不能成功 除非p,否则不q

结论:q->p ~p-> ~q

p:努力了

q:能成功

q->p: 能成功说明你努力了

~p-> ~q:不努力肯定不成功

错误推理:努力了就成功了p->q

除非你努力了,否则不能成功 除非A,否则B

结论:~A->B ~B->A

A:努力了

B:不能成功

~A->B: 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B->A:成功了说明努力了

错误推理:努力了就成功了 A->~B

推理也符合我们得常识:你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你不努力肯定不成功,你成功了一定努力了

两种方法最终取得的结论是一样的,所以大家按照各自的习惯记忆不要搞混了,记住一种逻辑即可。

平常用 除非p否则不q,比较多 就是q->p

p是啥样的就直接写下来,不要被否定词迷惑了,例子的p就是一个否定结论

复习一下:记住一个就行了

除非你给我买戒指,否则我不跟你结婚

跟你结婚->你买戒指

除非A来了,否则B去参加

B去参加->A没来

只有B,才A

只有B,才A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成功->坚持 ,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坚持了就能成功,但是坚持了才有成功的希望!大家加油

就算没成功坚持下去也很有意义。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d96fad4f26541ac04f8309e1889c4fa.png

结束语

感谢看到这,故事终于讲完了,感谢前辈们的分享,感慨数理逻辑精妙的同时还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啊,我也是边学习思考记录下的过程,如果有纰漏的地方大家可以评论出来一起讨论。

希望大家多多点赞收藏让更多的人看到,激励我的创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