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云原生架构选择原因

目录

云原生架构选择原因

云计算时传统软件架构的一场革命,云计算通过主机虚拟化实现了主机资源池化,并统一提供云化基础设施服务云托管服务。而随着应用上云的不断深入,企业需要去思考如何更好利用云的价值,在最大意义上发挥晕的价值,通过云原生技术来实现企业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这也是在云计算到达一个全新的层次需要进行的一个技术转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基本实现了普及,在传统计算方式中,OS为中间件直接提供服务,而应用是直接构建在中间件上的。设计师需要采购硬件、设计硬件、部署硬件、并根据需求的增长对硬件进行扩容、重新设置整个堆栈。

而通过云计算架构方案,能够实现业务的云上运行,实现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l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而传统的云计算采用虚拟机代替了原来的物理机,分布式计算成为了新的基础能力,但是这还没有完全发挥云的价值和能力,而且采用虚拟机的方式过于笨重,需要os的支持才能让应用进行运行,软件运维成本较高,需要针对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配置,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共同点——云的时代需要全新的技术架构来更好的利用云计算的优势,让业务更加敏捷,让成本更低的同时能够让系统能够弹性伸缩,更加灵活。这也是云原生架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云原生技术发展路线:

2004-2007年Google 大规模使用容器技术Cgroups。

2008年Cgroups合并进入Linux内核。

2013年Docker项目发布。

2014年Kubernetes项目发布

2015年CNCF云原生基金会成立。Kubernetes成为第一个项目

2017年Kubernetes项目实施标准确立。

2018年云原生技术理念逐步萌芽形成。

而目前根据CNCF对于云原生的定义来说,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就是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