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说运维-企业数字化运维转型趋势解读
老杨说运维 | 企业数字化运维转型趋势解读
本文源自乌镇双态IT用户大会
2022年度大会中老杨的演讲回顾
关键字:「以用户为中心、体系求变、三个阶段、五个统一」
我国正加速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跨越,伴随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飞速演进和近年疫情的高压影响, 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正由实体转变为“线上+开放”的模式 ,作为企业运行重要支撑的运维模式也在从 以人工为主、流程驱动的模式向以技术为主、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模式转变。
数字化转型作为国家对各行业发展部署的顶层战略,其实是一个重塑企业内部的人、流程及数据之间相互关系并重新结合三者的过程,其结果目标是为企业客户创造更加巨大的价值,提升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Gartner将数字化转型细分为信息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两个方面,这两条高速列车正并驾齐驱。 老杨认为,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目标是以用户为中心,优先做好数据治理,建立规范化的标准,打造以业务视角为导向的数据模型,方能将运维数据的消费场景价值最大化,进而为客户提供可持续优化的用户体验。
一,运维发展趋势: 点状求新到体系求变
在早期运维的时候,企业常认为算法加上传统运维就是智能运维,因此很多 需求是点状的 、尝试性的,如告警抑制、异常检测、根因定位、交易串联分析等等。这些运维的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容易造成数据孤岛化、分析不全面、基础不稳固等问题。加之敏稳两态的并行、企业上云的趋势、国产化部署的要求等,企业运维发展需要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
细观当下,近年运维发展已经在 逐步向体系化建设转变 ,早期点状的需求在不断地根据业务逻辑和视角、规范化标准等逐渐融合进新的平台建设当中,逐渐把AIOps作为一种扎实落地的场景进行实现。 擎创相信,这种建设会是此后智能运维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老杨看来,IT运维从传统走向智慧,应分为 三个阶段 即数字化运维、智能化运维、智慧化运营。 在此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 核心目标落在以用户为中心 上,通过 “五个统一” 逐步支撑实现三个阶段的达成。
二,数字化运维阶段: 做好统一数据治理
所谓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企业分布式架构转型或容器化转型,面临数据分散在敏稳双态及云上云下环境的挑战, 首要目标是将数据收归到一个平台,统一进行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理,搭建统一的数据模型, 破除竖井化,全面建立彼此的关联性,供给各类场景进行消费,以便为后续展开智能化分析奠定基础。
三,智能化运维阶段:统一监控和统一告警
智能化运维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集中消费,这一阶段需要统一监控和统一告警的相互配合。 从业务视角出发,将数据进行统一采控和集中管理,实时观测数据,了解包括日志、指标、Trace等数据的关联性,实现各类运维数据的快速清洗、转换、消费等;结合通过告警中心将问题进行集中处置,实现告警抑制、智能降噪、根因沉淀等功能。而 在智能化运维向智慧化运营过渡的中间,需要有一座重要的桥梁来连通两地,这即是统一分析 。
▲业务视角监控数据全景视图
▲分支机构运行总览
通过 对集中治理后的数据进行全景观测、智能多维分析、全链路端到端分析,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根因定位,实现一体化协作,高效提高故常处置效率,保障系统运行, 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四,智慧化运营阶段: 建成统一决策体系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将运维能力转化为业务生产力,并据此构建支撑业务决策的智慧化能力,反哺业务运营。 将统一分析得出的结论通过不同的运维决策场景展现给运维管理人员,便于对问题进行分层观察,找到关联信息,分发给相关问题板块的负责人员,确认故障的因果关系,最后将经验沉淀入知识库以备复用。在未来能够主动预测问题,快速处理问题,最终实现运维成本的全面优化、业务价值的最大化输出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尽管当下的AIOps建设发展飞快,但距离真正的智慧化运营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道阻且长,却不会挡住擎创在这条道路上前进的脚步。我们将持续专注、砥砺前行,不断带来更多关于智能运维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产品,坚持以客户成功为本,助力客户持续提升对运维数据的洞见力,提升运维对业务运营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