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七引言
目录
嵌入式系统(七):引言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体系结构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IEEE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电等附属装置)
- 以 应用 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软硬件可剪裁 ,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 专用 计算机系统。
- 以 嵌入式应用 为目的的计算机系统(系统及、板级、片级)。
- 嵌入 到 对象体系 内部的 专用计算机系统。
- 广义:带有微处理器的专用软硬件系统都可以称为嵌入式系统
- 狭义: 具有自己操作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用于滕鼎场合的嵌入式体统。
实时系统
定义:实时系统RTOS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进行确定性预测
正确性分为:
逻辑正确性
时间正确性
实行性精度分为:
硬实时:时间精度高
软实时:时间精度要求不太高,没有满足时间约束并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区别:时间精度的区别
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特征:
- 系统精简
- 系统内核小
- 高实时性0S
- 专用性高
- 嵌入式软件开发走向标准化
- 嵌入式系统需要开发工具与环境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软件子系统
-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
- 应用软件
硬件子系统
- 存储器
- 处理器
- 输入输出接口
- 外设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微处理器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
- 对实时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
- 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
- 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
- 嵌入式未处理器功耗很低
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 MCU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单片化,体积小,功耗、成本低
- DSP嵌入式DSP处理器:用于信号处理
- MPU嵌入式处理器:由通用处理器演化而来,只保留了嵌入式相关硬件
- SoC嵌入式片上系统:嵌入式片上系统,一种电路系统,将功能区只做在一个芯片上
RTOS(实时操作系统)是32位嵌入式CPU的软件基础
RTOS内核 提供CPU的管理: 硬件初始化,MMU(存储器管理单元),定时器,中断
VxWorks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可靠性、实时性和可裁剪性。
- 它支持多种处理器,如x86、i960、Sun Sparc、Motorola MC68xxx、MIPS 、POWER PC等等。
WindowsCE嵌入但不够实时,属于软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基础是RTOS,其主要功能为:
- 处理器管理
- 内存管理
- 设备管理
- 编程接口
μCOS:微控制器操作系统的1
嵌入式系统的优势:和PC,单片机比的优势
- 性能:嵌入式系统的处理性能远大于单片机,与PC机相似但体积更小
- 实时性:RTOS强实时性
- 人机交互:支持图形用户界面,与PC相似
- 系统升级:可快速升级和更新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 | 单片机系统 | |
---|---|---|
硬件 | 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 | 4、8、16位机 |
软件 | 基于RTOS软件设计 | 不适合运行操作系统,不能处理复杂运算 |
设计 | 基于平台软硬协同,系统设计核心是软件设计 | 软硬流水设计,软硬件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
- 目前嵌入式系统的主流是以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和基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软件设计
- 单片机系统多为4位、8位、16位机,不适合运行操作系统,难以进行复杂的运算及处理功能
- 嵌入式系统强调基于平台的设计、软硬件协同设计,单片机大多采用软硬件流水设计
-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是软件设计(占70%左右的工作量),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设计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嵌入式系统≠PC机
嵌入式系统 | PC机 | |
---|---|---|
系统 | 专用系统 | 通用计算平台 |
资源 | 资源少 | 资源多 |
实时OS | 软件故障后果更严重 | |
有成本、功耗要求 | 多种微处理器体系支持,需要专用开发工具 |
- 嵌入式系统一般是专用系统,而PC是通用计算平台
- 嵌入式系统的资源比PC少得多
- 嵌入式系统软件故障带来的后果比PC机大得多
- 嵌入式系统一般采用实时操作系统
- 嵌入式系统大都有成本、功耗的要求
- 嵌入式系统得到多种微处理体系的支持
- 嵌入式系统需要专用的开发工具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硬件结构:处理器、存储器、输出输出接口
软件结构:应用程序、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框架:层次:功能层→软件层→中间层→硬件层
嵌入式系统简介
- 嵌入式外围设备
- 分类
- 存储器类型:静态易失型存储器(RAM/SRAM),动态存储器(DRAM),非易失型存储器(ROM、EPROM、EEPROM、FLASH)。其中,FLASH(闪存)以可擦写次数多,存储速度快,容量大及价格便宜等有点在嵌入式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 接口类型:目前存在的所有接口在嵌入式系统中都有其广泛的应用,但是以下几种接口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RS-232接口(串口)、IrDA(红外)、SPI(串行设备接口)、I2C、USB、Ethernet和普通并口。
- 显示类型:CRT、LCD和触摸屏等外围显示设备。
最小硬件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 可装卸性。
- 强实时性。
- 统一的接口。
- 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GUI,图形界面,追求易学易用。
- 提供强大的网络功能,支持TCP/IP协议及其它协议,提供TCP/UDP/IP/PPP协议支持及统一的MAC访问层接口,为各种移动计算设备预留接口
- 强稳定性,弱交互性。
- 固化代码。
- 更好的硬件适应性,也就是良好的移植性。
嵌入式外围设备:存储器、接口、显示设备等
中间层→硬件抽象层,位于软件层和硬件层之间
硬件层和软件层之间为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或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
硬件相关性
操作系统相关性
设备驱动程序功能:一组库函数,用来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和管理,并向上层软件提供良好的访问接口。
- 硬件启动:在开机上电或系统重启的时候,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 硬件关闭:将硬件设置为关机状态;
- 硬件停用:暂停使用这个硬件;
- 硬件启用:重新启用这个硬件;
- 读操作:从硬件中读取数据;
- 写操作:往硬件中写入数据。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
嵌入式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