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感受微软外包项目一

目录

感受微软外包项目(一)

在北京创业6年了,其中感受无法形容,这是我第一次承接微软的技术外包项目,种种感想尽在其中,首先我非常感谢北京、上海Microsoft公司的朋友,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其次,我祝福我们团队中的年轻人,通过这次项目开发,他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国庆长假期间,我有充分的时间回顾项目,其中的诸多感想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创业是很辛苦的事情,其中的很多无奈你必须面对,我已经感觉到自己在逐步的远离技术开发,但看到我们团队中年轻人越来越强,我既感慨,又兴奋,通过这次外包,我回到了几年前,年轻人提高了自信,我坚信我们的技术团队是最好的,团队的未来属于其中的年轻人……

今年端午的前二天我接到北京

Microsoft

一位朋友的电话,问我是否对

Microsoft

的一个项目有兴趣,这是一个电信方面的项目,建立在

Microsoft

统一通讯技术框架之上。放下电话我与助手去了

Microsoft

,打算先了解一些项目的具体事宜。我办公室在鸟巢边上,与盘古大观大约

30

米的距离,因此距离微软也不算很远,出租车通常情况下也就

30

分钟。微软所在的现代汽车大厦大概每年都去过几回,我对微软也不是很陌生,但熟悉的人西格玛里面的稍多一些(可能是离我家近的缘故)。虽然与微软的技术打交道十几年了,但与微软具体的项目接触却是头一回,到朋友的办公室之后,几句简单的寒暄就直接切入主题了。

也许有一种预感,我似乎察觉到这个项目不是那么容易。朋友首先与我谈到

Office Communicator 2007

,实话实说,我只是在技术资料上读过有限的关于

Office Communicator

的信息,感性的体验完全没有,朋友几分钟的

Demo

也就给我留下一个轮廓性质的印象,但是我明确了一个问题:这个项目本质上是对

OC

Office Communicator

)的一种再定制,如同

MSN Shell

MSN

之间的关系。谈完项目之后,一种潜意识告诉我虽然无法当时确认这个项目,但我必须做好承接的准备……

第二天,朋友的助手到我办公室给我们安装了一套完整的

OC

环境,同时在我笔记本电脑中也搭建了一套虚拟机服务环境,当时我们的办公室刚刚安置完毕,因此,

OC

的细节只能在端午前的晚上进行深入的了解。我对

MSN

的了解在那个时刻也仅限于具体的使用,说来很巧,我的一位哈尔滨的朋友到北京工作之后,建议我使用

MSN Shell

,也许是因为他工作单位的某些原因,他希望我们之间的聊天要进行一些“加密”处理,因此对

MSN Shell

我还是有很好的感性认识。

虽然对

MSN

的了解不多,但出于技术上“解剖”的习惯,我也曾经考察过

MSN

UI

结构特征,

MSN

Microsoft Direct UI

技术框架的典型产品,虽然网络上有很多关于

Direct UI

的探讨,但大多数都是似是而非的讨论,其根本原因是

DirectUI

Microsoft

私有的技术框架,外界基本上不可能拿到有价值的信息。微软的朋友给我提供了他能够拿到的

DirectUI

的相关资料,遗憾的是文档虽然很全,但缺乏必要的开发库与头文件,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窥视

DirectUI

的“一斑”了。如果我可以接下微软的项目,那么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找到一种类似

MSN Shell

扩展

MSN

的途径,因此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否在

Office Communicator

上实现自定义的

UI

元素,这个问题是我必须克服的第一个问题。

(没有定制化的 Office Communicator )(定制化的 Office Communicator ,增加了客服信息)
(没有定制化的 Office Communicator )(定制化的 Office Communicator ,增加了一个工具栏)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当然要陪家人简单的过过节。微软的朋友也许是顾及情面,并没有急于催促这件事情,但也无意中流露出急迫的成分,我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出是否可以如法炮制,只能凭感觉了。果然端午假期的第二天朋友来电话了,我只好说还没有明确的技术方案,毕竟时间太短了,但可以就一些技术感想说说思路,我的基本感想是:一、

HOOK

几个基本的

API

函数,感觉上应该是或者起码要

HOOK

的几个

API

要包括:

FindResource

LoadResource

SizeofResource

;二、

DirectUI

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

UI

元素“

XML

描述化”,可以动态的修改资源描述,在其中增加新元素的插入点;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给“新元素”匹配我们希望的“动作”。更多的感觉还无法找到,微软的朋友在电话里听完后感觉我的感想应该是可行的,约我能否再去微软,我只好说,这些感觉仅仅是感觉而已,需要进一步的整理,这样再次见面才会有比较实际的想法或方案,于是我们约定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微软相见,我意识到基本上没有退路了,这个感觉必须要落实到真实的一面。

应该说在想法上,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在技术上更谈不上充分(毕竟没有真正的实现这些想法)。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再次与朋友在微软见面了,由于还是假期,微软里面的人不多,我们在会议室里经过一小时的探讨,虽然没有把握,但也形成了初步的方案,离承接项目还有相当的距离,可以说只是项目的“预研”实验,可能是出于鼓励,微软的朋友说,一定可以实现这些设想,而我则不是那么轻松,我知道,这是第一次项目接触,如果没有结果,应该不会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