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8-小白零基础学数学建模系列-Day1-数学建模入门介绍与案例实践
小白零基础学数学建模系列-Day1-数学建模入门介绍与案例实践
目录
一、数学建模的定义和重要性
1.1 什么是数学建模?
定义 :数学建模是将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形式,通过数学工具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的过程。数学模型可以是方程、函数、图表,或其他形式的数学表达。通过建模,研究者可以模拟复杂系统的行为,从而进行预测、优化,甚至控制系统的运作。
目的 :数学建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象。这不仅有助于理论研究,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科学依据。建模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从模型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指导实际的决策和行动。
1.2 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在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工程领域,模型用于设计和优化系统;在经济学中,模型用于分析市场行为、制定政策;在环境科学中,模型用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变化。
提高效率 :通过数学建模,研究者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优化算法,企业可以最大化利润、最小化成本,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辅助决策 :数学模型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尤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模拟和比较,决策者能够预见不同决策的潜在后果,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二、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概述
数学建模涉及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模方法:
2.1 线性模型和案例
2.1.1 特点
线性模型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即模型中的每个变量都以固定的比例影响结果。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解,尤其在资源优化和分配问题中应用广泛。
2.1.2 应用
线性规划是线性模型的典型应用,用于资源优化分配。一个常见的例子是生产计划问题,其中公司希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利润。
2.1.3 问题
一个工厂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资源,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利润?
2.1.4 模型
设产品A和产品B的单位利润分别为
p A p_A
p
A
和
p B p_B
p
B
,需要的资源量分别为
r A r_A
r
A
和
r B r_B
r
B
,总资源量为R。
2.1.5 数学表达式
相关完整的数学表达式,即在我们比赛中的数学模型,下面是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
1.最大化:
Z
p A ⋅ x A + p B ⋅ x B Z = p_A \cdot x_A + p_B \cdot x_B
Z
=
p
A
⋅
x
A
p
B
⋅
x
B
2.受限于:
r A ⋅ x A + r B ⋅ x B ≤ R r_A \cdot x_A + r_B \cdot x_B \leq R
r
A
⋅
x
A
r
B
⋅
x
B
≤
R
2.1.6 求解算法
对于非线性问题,单纯形法、内点法等是常用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算法。
2.2 非线性模型和案例
2.2.1 特点
非线性模型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可能是多项式、指数、对数等复杂的数学关系。这种模型虽然更难以求解,但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系统中的真实情况。
2.2.2 应用
非线性优化在复杂系统的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如投资组合优化问题中,不同资产之间的收益关系通常是非线性的。
2.2.3 问题
优化一个投资组合,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非线性收益关系。
2.2.4 模型
设投资组合中资产
i i
i 的投资金额为
x i x_i
x
i
,收益函数为
f ( x ) f(x)
f
(
x
) 。
2.2.5 数学表达式
目标:
max f ( x ) \text{max} \quad f(x)
max
f
(
x
)
限制:
∑ i
1 n x i
1 \sum_{i=1}^n x_i = 1
∑
i
=
1
n
x
i
=
1
2.2.6 算法
梯度下降法、牛顿法、遗传算法等是常用的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的算法。
2.3 动态模型
2.3.1 特点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行为。该模型考虑了系统状态的时间演化,是描述现实中许多复杂系统的关键方法。
2.3.2 应用
微分方程模型是动态模型的典型代表,用于描述系统的连续变化过程,如传染病的传播、经济系统的波动等。
2.3.3 常见问题
描述某传染病在一群体中随时间的传播过程。
2.3.4 模型(参数)
S(易感者,Susceptible) :
- 代表易感人群的数量,这些人群尚未感染疾病,但有可能被感染。
- 在模型中,S(t)表示在时间 t 时刻的易感者数量。
I(感染者,Infectious) :
- 代表感染人群的数量,这些人群已经感染了疾病,并且可以传播给易感者。
- 在模型中,I(t) 表示在时间 t 时刻的感染者数量。
R(康复者,Recovered) :
- 代表康复人群的数量,这些人群曾经感染过疾病,但现在已经康复,并且获得了免疫力(不再能被感染,也不会传播疾病)。
- 在模型中,R(t) 表示在时间 t 时刻的康复者数量。
其他重要参数:
β (传播率,Transmission Rate) :
- 这是一个关键参数,表示每个感染者在单位时间内接触并感染易感者的速率。
- β越高,表示疾病的传播速度越快。
gamma (恢复率,Recovery Rate) :
- 这是另一个关键参数,表示每个感染者在单位时间内康复的速率。
- gamma 越高,表示感染者从疾病中康复得越快。
2.3.5 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
模型通过以下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动态变化:
易感者的变化率 :
d S d t
− β S I \frac{dS}{dt} = -\beta SI
d
t
d
S
=
−
βS
I
- 这一方程表示易感者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易感者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他们被感染转变为感染者。减少的速率与易感者和感染者的数量成正比,并且与传播率 β成正比。
感染者的变化率 :
d I d t
β S I − γ I \frac{dI}{dt} = \beta SI - \gamma I
d
t
d
I
=
βS
I
−
γ
I
- 这一方程表示感染者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感染者数量增加的原因是易感者被感染,减少的原因是感染者康复。增加的速率与易感者和感染者的数量成正比,并且与传播率β成正比;减少的速率与感染者数量成正比,并且与恢复率 gamma 成正比。
康复者的变化率 :
d R d t
γ I \frac{dR}{dt} = \gamma I
d
t
d
R
=
γ
I
- 这一方程表示康复者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康复者数量增加的原因是感染者康复,增加的速率与感染者数量成正比,并且与恢复率 gamma成正比。
这个SIR模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传染病在不同阶段的人群动态,并根据不同的传播率和恢复率预测疫情的演变。
2.3.6 算法
欧拉法、龙格-库塔法等是数值求解微分方程的常用方法。
2.4 随机模型
2.4.1 特点
随机模型考虑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是处理现实世界中随机事件和风险的重要工具。
2.4.2 应用
随机模型在金融、保险等领域广泛应用,如股票价格预测模型考虑了市场波动的随机性。
2.4.3 问题
预测股票价格,考虑市场波动的随机性。
2.4.4 模型
设股票价格随时间t变化为随机过程
P ( t ) P(t)
P
(
t
) ,波动率为
σ \sigma
σ ,漂移率为
μ \mu
μ 。
2.4.5 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
d P ( t )
μ P ( t ) d t + σ P ( t ) d W ( t ) dP(t) = \mu P(t) dt + \sigma P(t) dW(t)
d
P
(
t
)
=
μ
P
(
t
)
d
t
σ
P
(
t
)
d
W
(
t
)
2.4.6 算法
蒙特卡罗模拟、马尔科夫链、随机微分方程等是处理随机过程的常用工具。
2.5 实践案例
请先自己思考尝试,再看我写的模型,有基础同学可以继续尝试使用代码完成模型的求解。如果认为我的模型不正确或者不够合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修改。
2.5.1. 线性规划案例
实践任务 :使用单纯形法求解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案例 :
问题 :一家小型制造公司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产品A的生产成本为每单位10美元,产品B的生产成本为每单位20美元。产品A每单位的利润为15美元,产品B每单位的利润为25美元。公司每天的预算为2000美元。产品A每天至少需要生产50单位,而产品B每天至少需要生产30单位。如何分配资源以使公司利润最大化?
模型 :
设
x A x_A
x
A
为产品A的生产数量,
x B x_B
x
B
为产品B的生产数量。
目标函数 :最大化利润
Z
15 x A + 25 x B Z = 15x_A + 25x_B
Z
=
15
x
A
25
x
B
。
- 约束条件
:
10 x A + 20 x B ≤ 2000 10x_A + 20x_B \leq 2000
10
x
A
20
x
B
≤
2000
(预算约束)
x A ≥ 50 x_A \geq 50
x
A
≥
50 (产品A的最低产量)
x B ≥ 30 x_B \geq 30
x
B
≥
30 (产品B的最低产量)
求解 :使用单纯形法可以找到使公司利润最大的生产方案。
2.5.2. 非线性优化
实践任务 :实现梯度下降法解决一个简单的非线性优化问题。
案例 :
问题 :某投资者计划将
10 , 000 美元 10,000美元
10
,
000
美元 投资于两种股票A和B中。已知股票A的收益率为5%,波动率为2%;股票B的收益率为7%,波动率为3%。投资者希望通过投资组合最大化其预期收益,同时将波动率最小化。如何分配投资以实现这一目标?
模型 :
设
x A x_A
x
A
为投资股票A的金额,
x B x_B
x
B
为投资股票B的金额,且
x A + x B
10 , 000 x_A + x_B = 10,000
x
A
x
B
=
10
,
000 。
目标函数 :最小化投资组合的波动率
f ( x )
0.04 x A 2 + 0.09 x B 2 f(x) = 0.04x_A^2 + 0.09x_B^2
f
(
x
)
=
0.04
x
A
2
0.09
x
B
2
。
收益约束 :
0.05 x A + 0.07 x B ≥ R min 0.05x_A + 0.07x_B \geq R_{\text{min}}
0.05
x
A
0.07
x
B
≥
R
min
,其中
R min R_{\text{min}}
R
min
为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收益率。
求解 :使用梯度下降法迭代求解,找到最优的投资组合比例。
2.5.3. 动态模型
实践任务 :使用欧拉法模拟一个传染病模型。
案例 :
问题 :考虑一个简单的SIR模型(易感者-感染者-康复者模型)来模拟流感的传播。假设一个封闭的社区有1000人,初始时有10人感染,990人易感,无康复者。流感的传播率为0.3,康复率为0.1。如何预测未来30天内每类人群的数量变化?
模型 :
微分方程 :
d S d t
− β S I \frac{dS}{dt} = -\beta SI
d
t
d
S
=
−
βS
I
d I d t
β S I − γ I \frac{dI}{dt} = \beta SI - \gamma I
d
t
d
I
=
βS
I
−
γ
I
d R d t
γ I \frac{dR}{dt} = \gamma I
d
t
d
R
=
γ
I
其中,
S S
S 、
I I
I 、
R R
R 分别表示易感者、感染者和康复者的数量,
β
0.3 \beta = 0.3
β
=
0.3 ,
γ
0.1 \gamma = 0.1
γ
=
0.1 。 初始条件 :( S(0) = 990 ),( I(0) = 10 ),( R(0) = 0 )
求解 :使用欧拉法对上述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预测30天内易感者、感染者和康复者的数量变化。
2.5.4. 随机模型
实践任务 :使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股票价格。
案例 :
问题 :假设你是一名金融分析师,需要预测未来一周某股票的价格变化。你已知股票的当前价格为
50 美元 50美元
50
美元 ,每日的波动率为2%,并假设每日价格变动服从正态分布。如何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预测未来一周的股票价格?
模型 :
随机过程 :
P ( t )
P ( t − 1 ) × ( 1 + σ ⋅ Z ) P(t) = P(t-1) \times (1 + \sigma \cdot Z)
P
(
t
)
=
P
(
t
−
1
)
×
(
1
σ
⋅
Z
) ,其中
Z ∼ N ( 0 , 1 ) Z \sim \mathcal{N}(0, 1)
Z
∼
N
(
0
,
1
) ,
σ
0.02 \sigma = 0.02
σ
=
0.02 。
求解 :运行蒙特卡罗模拟进行多次迭代(如1000次),每次模拟出未来7天的股票价格路径,并计算价格的平均值及其置信区间。
三、确定问题和建立假设
3.1 确定问题
明确目标:清晰定义问题并明确建模目标是建模的第一步。研究者需要理解问题的背景,确定模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收集数据:在建模过程中,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对模型的精度至关重要。因此,收集与问题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数据是建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建立假设
简化现实:为了使模型可解,我们通常需要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化。这些简化假设应尽可能合理,既要反映实际问题的核心,又要使模型的复杂度控制在可处理范围内。
合理假设:假设应基于实际情况和背景知识,确保模型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在分析生产效率时,可以假设机器的故障率是固定的,而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均匀分布。
示例:
- 问题:如何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 假设:假设机器故障率为已知且固定,员工工作效率为均匀分布。
四、模型构建步骤及求解模型的方法
4.1 建立方程
根据问题的假设和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方程。这些方程可以是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或其他形式,取决于具体问题的性质。
4.2 选择方法
根据模型的复杂性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求解。例如,对于线性问题,可以使用线性代数方法;而对于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可能需要数值方法或优化算法。
五、模型的验证与检验的必要性
5.1 验证模型
定义:模型验证是指确认模型的正确性,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现实问题。验证可以通过与已知结果对比,或通过模拟实验来进行。
5.2. 检验模型
定义:模型检验是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常用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参数检验。
5.3. 重要性
提高模型可信度:验证与检验是提高模型可信度的关键步骤。通过这些过程,我们可以确保模型的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实际决策。
优化模型:验证与检验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模型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其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
六、作业案例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预测
6.1 问题描述
我们希望预测某个大城市特定道路在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拥堵情况,从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6.2 建模方案
数据收集 :
- 收集相关数据是建模的第一步。我们需要以下数据:
- 道路流量数据:某条道路在不同时间段(如每小时)的车辆数。
- 道路条件数据:道路长度、车道数、限速等。
- 天气数据:天气状况(如晴天、雨天、雪天等)。
- 事件数据: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突发事件。
- 社会经济数据:人口密度、区域经济活动水平等。
假设 :
- 道路的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如道路宽度、限速等)。
- 交通流量的变化主要受到时间、天气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 不同天气条件对交通流量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
- 短时间内社会经济活动水平不会有剧烈变化。
模型选择 :
- 时间序列模型 :如ARIMA模型,用于预测基于历史数据的交通流量变化。
- 回归分析模型 :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交通流量与天气、事件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 机器学习模型 :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用于捕捉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模型构建 :
- 数据预处理 :清洗和整理数据,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 特征工程 :提取和构造有用的特征,如某条道路在特定时间段的平均交通流量、标准差,天气条件的分类变量等。
- 模型训练与验证 :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模型,并用验证集数据评估模型的性能,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预测准确性。
模型评估 :
使用交叉验证法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如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
R 2 R^2
R
2 等。
模型应用 :
- 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新数据,预测未来特定时间段的交通流量。
- 根据预测结果,提供相应的交通管理建议,如调整红绿灯时间、发布交通预警、引导车辆分流等。
6.3 完整案例分析
6.3.1 背景
我们有过去一年的数据,每天24小时的交通流量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按小时汇总,形成一个时间序列数据集。
日期 | 时间 | 交通流量(辆) | 天气 | 事件 |
---|---|---|---|---|
2023-01-01 | 00:00 | 50 | 晴天 | 无 |
2023-01-01 | 01:00 | 45 | 晴天 | 无 |
… | … | … | … | … |
2023-01-01 | 23:00 | 60 | 晴天 | 无 |
2023-01-02 | 00:00 | 55 | 雨天 | 事故 |
… | … | … | … | … |
6.3.2 分析
这是一个时间序列的数据集,需要采用时间序列相关模型进行分析。此外,考虑到天气和事件对交通流量的影响,还需要引入这些因素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
6.3.3 数据处理
缺失值处理 :检查并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如果某些时段缺失了交通流量数据,可以使用插值法或用前后时间段的平均值进行填补。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如某个时段交通流量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情况,可能是数据记录错误,需要修正或剔除。
特征提取 :将日期和时间分解成更细的特征,如:
- 小时(0-23)
- 星期几(0-6)
- 是否节假日(是/否)
天气和事件编码 :将天气和事件进行分类编码:
- 天气:晴天=0,雨天=1,雪天=2
- 事件:无=0,事故=1,施工=2
6.3.4 具体模型构建
时间序列模型
- 使用ARIMA模型对交通流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型可以捕捉数据的自相关性,适合处理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
- 具体步骤:
对交通流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差分处理使数据平稳。
确定模型参数
p , d , q p, d, q
p
,
d
,
q 。
训练ARIMA模型并进行预测。
回归分析模型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交通流量与时间、天气、事件之间的关系。
模型公式:
y
β 0 + β 1 ⋅ X 1 + β 2 ⋅ X 2 + ⋯ + β n ⋅ X n + ϵ y = \beta_0 + \beta_1 \cdot X_1 + \beta_2 \cdot X_2 + \cdots + \beta_n \cdot X_n + \epsilon
y
=
β
0
β
1
⋅
X
1
+
β
2
⋅
X
2
+
⋯
+
β
n
⋅
X
n
+
ϵ
特征矩阵
X X
X 包括:
- 小时
- 星期几
- 是否节假日
- 天气(分类变量)
- 事件(分类变量)
训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其性能(如
R 2 R^2
R
2 、均方误差)。
机器学习模型
- 使用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模型,捕捉交通流量与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 数据预处理后,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 训练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调整参数以优化模型性能。
- 使用评价指标(如MSE、MAE)评估模型表现。
6.3.5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综合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初步模型选择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如ARIMA)、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复杂非线性关系的机器学习模型。模型的构建和评估将帮助我们有效地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感兴趣同学请寻找相关类似数据,建立模型,并尝试用Python进行求解。可以把你的方案留在评论区。
68747470733a2f2f626c6f672e:6373646e2e6e65742f77656978696e5f34363231313236392f:61727469636c652f64657461696c732f3134313032383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