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用户体验五要素
用户体验五要素
1.用户体验五要素概念
表现层:第一视角上的感受,一般包含这几个方面:(视觉表现、页面布局、配色、排版)
框架层:是交互层面的东西,包含这几个方面:(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结构层:产品产品之后的全貌理解,(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范围层:核心内容,实际要解决用户的问题,(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战略层: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网模式
2.用户体验五要素意义
系统化设计
提供一个系统的方法论,使设计团队能够全面考虑从战略到具体执行的各个方面,提高设计的整体性。
聚焦用户需求
强调用户需求的重要性,确保产品设计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展开,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产品竞争力。
明确功能和内容
帮助团队清晰地定义产品的功能和内容,避免因模糊的需求导致的重复工作或设计偏差。
提升交互体验
通过交互设计和信息框架的合理搭建,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流畅、愉快,降低学习成本。
3.用户体验五要素方法
(1)战略层
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
对内确定产品目标,对外确定用户需求。
产品目标要考虑外部环境、用户需求及自身策略,从其中找到突破点:
- 外部环境主要使考虑市场现状、行业特征、竞争环境等宏观环境判断项目的可行性;
- 用户需求考虑产品定位人群特征、人群市场容量及用户痛点;
- 自身策略需要清晰了解自身的优势即劣势。
(2)范围层
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
在过程中,迫使我们考虑潜在的冲突和产品中的粗略点,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 得到的产品范围,为团队明确了项目中要完成的全部工作,定义了共同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明确正在开发的内容,参与人员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提高协作效率。明确不要开发什么, 防止需求蔓延,新增需求要记录下来,排期到之后的迭代中完成。
(3)结构层
确定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
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输出功能结构图及信息架构图(产品结构=功能结构+信息结构)。 例如:交互示例,各个页面之间的交互。
(4)框架层
按钮、输入框等空间如何摆放;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情的能力,与系统交互。
- 界面设计:界面最基本的性能是具有功能性与使用性,通过界面设计,让用户明白功能操作,并将作品本身的信息更加顺畅的传递给使用者。利用大家所熟知的“按钮、输入框、表格、文本框、单选、多选”等界面控件构成的完整界面功能与逻辑。
- 导航设计:导航是把我们产品背后的业务逻辑最直观的展现给用户,好的导航设计在解决用户该去哪的问题的同时,也很好的去弱化视觉强调行为,让用户培养或利用已有的本能行为操作。
- 信息设计:信息设计是界面上是如何组织的用反应用户的思路和支持他们的任务和目标的方式来分类和排列这些信息元素。
(5)表现层
合理设计感知:视听嗅味触。
表现层在框架层基础上的无交互的高保真原型页面。 表现层注重视觉的传达,是对用户视觉的直接的感官刺激。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完成其它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感受。
4.注意事项
用户导向
始终保持用户为中心,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决策都应基于用户的需求和反馈。
跨部门协作
促进不同团队(如产品、设计、开发、市场等)的沟通与协作,以确保每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支持。
灵活应变
市场和技术环境变化快速,因此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及时调整策略。
———
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无数次返工是否让你怀疑人生?
缺乏清晰的业务逻辑设计,拿到需求无从下手?
未能有效管理非功能性需求,导致系统性能不达标?
设计时未考虑系统间的数据互操作性差,导致差评无数?
10年+老产品的锦囊秘籍——可视化需求分析工具箱!
从需求编辑、阅读、查错、纠错、响应变更等多个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历经数年研发,根据产品经理实际工作难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和场景,设计的一套可直接应用的工具方法论。
开箱即用!按照场景类别分类总结 而成,为产品经理量身定制,可以根据场景选用,方便快捷。
从编写、阅读、查错、纠错、变更等多个角度设计,充分 经过大量案例验证 。
覆盖到各种常见的需求场景 ,例如UI类、流程类、定时任务类、逻辑类等。
帮助产品经理事半功倍的编写需求文档,帮助你快速上手需求分析!
[产品经理需求工具——事半功倍的需求利器
“产品经理需求工具——事半功倍的需求利器”)
68747470733a:2f2f626c6f672e6373646e2e6e65742f71717835323031322f:61727469636c652f64657461696c732f3134333734363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