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嵌入式发展背景嵌入式Linux论文历史发展分类及应用

目录

嵌入式发展背景嵌入式Linux论文(历史发展分类及应用)

嵌入式Linux

一、嵌入式Linux简介

1.1 嵌入式Linux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让以计算机技术、芯片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再度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焦点,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技术(3C)合一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everything connecting, everywhere computing)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Linux 从1991年问世到现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功能强大、设计完善的操作系统之一,不仅可以与各种传统的商业操作系统分庭抗争,在新兴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内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与目标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嵌入式 Linux (Embedded Linux )是指对标准 Linux 经过小型化裁剪处理之后,能够固化在容量只有几 K 或者几 M 字节的存储器芯片或者单片机中,适合于特定嵌入式应用场合的专用 Linux 操作系统

虽然嵌入式系统是近几年才开始真正风靡起来的,但事实上嵌入式这个概念却很早就已经存在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今天各种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少说也有了近30年的历史。纵观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1.1 无操作系统阶段

嵌入式系统最初的应用是基于单片机的,大多以可编程控制器的形式出现,具有监测、伺服、设备指示等功能,通常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和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中,一般没有操作系统的支持,只能通过汇编语言对系统进行直接控制,运行结束后再清除内存。这些装置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嵌入式的应用特点,但仅仅只是使用8位的 CPU 芯片来执行一些单线程的程序,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系统"的概念。

这一阶段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单一,处理效率较低,存储容量较小,几乎没有用户接口。由于这种嵌入式系统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因而曾经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却无法满足现今对执行效率、存储容量都有较高要求的信息家电等场合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