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嵌入式系统开发李宥谋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目录

嵌入式系统开发(李宥谋)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本人自己总结,如有什么错漏还望谅解,敬请斧正)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

1、 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且软、硬件可裁剪的,适用于系统对功能、可靠性、体积、功能、功耗成本具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他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程序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处理的功能。

特点:技术先进,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系统精简,实时性高,软件开发标准化,不具备二次开发的能力

2、 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完成哪些功能?

I/O 接口,组成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实现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中间层:相关底层硬件的备至和初始化,设备驱动程序

软件层:主要由 RTOS ,文件系统,图形用户接口,网络系统和通用组件模块组成,是软件开发的基础;

功能层:完成被控制对象的控制功能。

3 嵌入式操作系统中硬件抽象层有什么特点?

硬件抽象层又称为中间层,是介于硬件层和软件层之间的,它将硬件层和软件层分开。具有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

5、 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他们有何特点?

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微控制器,嵌入式 DSP 处理器,嵌入式片上系统

嵌入式微处理器:处理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相应较高

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化,体积小,功耗小,成本低,可靠性提高,价格低廉,功能优良,品种数量多;

嵌入式 DSP 处理器:专用于信号处理,在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方面有特殊设计,具有较高的编程效率和指令执行速度。

嵌入式片上系统: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绝大部分系统构件在系统内部,系统简介,减少了系统的体积和功耗,提高了系统的设计效率和可靠性。

7 、举例说明嵌入式处理器的性能指标,并分析对嵌入式系统的影响。

性能指标主要有主频,处理器字长,数据通路速度,运算速度,高速缓存和处理器的系统架构。

主频: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一定,主频越高,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执行的指令越多;

处理器字长:处理器内部数据运算的基本位数,反应的是计算精度,以及单次处理数据的总长度;

数据通路速度:读取指令数据传输计算数据的速度越高,处理器性能越好。

运算速度:用 MIPS (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表示,

MIPS

越大,说明速度越快;

高速缓存:突破主存访问速度的瓶颈,提高处理器的综合性能;

处理器系统架构:例如 CPU 的结构,是采用

CISC

结构是

RISC

结构,是采用流水线技术还是超标量技术,多数据流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直接决定处理器的性能表现。

9、 试分析实时操作系统中可抢占型和不可抢占型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实时操作系统可分为可抢占型和不可抢占性两类,对于基于优先级的系统而言,可抢占型的实时操作系统是指内核可以抢占正在执行的任务的 CPU 的使用权,并将使用权交给进入就绪态的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不可抢占型实时操作系统使用某种算法以决定让某个任务运行后,就把

CPU

的控制权完全交给该任务,直到它主动的让出

CPU

的使用权。

举例:抢占型实时操作系统 μ C/OS

,不可抢占型实时操作系统:

Linux

10、 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优化与测试 6 个阶段。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设计流程

12 、试分析嵌入式系统测试中的纯软件测试过程,举例说明实现方法。

纯软件测试纯软件测试过程是指用工具采用软件打点技术,在被测试代码中加入一些函数买这些函数用来完成数据的生成,并将数据送往目标机系统的共享内存中,同时,在目标机系统中运行一个预处理任务。用于完成这些数据的预处理,然后将处理过的数据通过目标机的串口,网口或者是 USB 口送往宿主机测试平台。

举例:可以在程序中间插入函数,读出,当前素有寄存器的内容,发送至目标机系统,测试者可以根据者协会数据了解系统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