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6-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关键词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测试用例的定义
1.1、什么是测试用例:
它是每个业务目标,用编制的一组由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的案例
1.2、测试用例的好处及作用:
在开始实施测试之前设计好测试用例,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用例的使用令软件测试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在软件版本更新后只需修正少部分的测试用例便可展开测试工作,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检验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一个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展现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
1.3、测试用例的4个特性
代表性:能够代表并覆盖各种合理的和不合理、合法的和不合法、边界和越界以及极限的输入数据、操作等。
针对性:对程序中的可能存在错误有针对性的测试
可判定性:测试执行结果的正确性是可判定性,每一个测试用例都应有相应的结果
可重现性:对同样的测试用例,系统的执行结果应当是相同的。
1.4、测试用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元素:
测试用例模板
用例编号、测试模块、用例标题、用例级别、前置条件、测试输入、执行输入、预期结果
世界结果、测试人员、结束时间
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目标、测试依据、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进度、执行结果、缺陷分布、遗留缺陷、测试结论、建议、附录…..
1.5、测试用例市例
2.编写测试用例的基本方法
2.1.等价类划分
应用场景:多用于输入框
1.1.4.概念
等价类划分是指分步骤把海量的测试用例集减少,但是过程同样有效。
等价类:何为等价类,在某一个输入域中,在这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
一般可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比如:一个青少年考试的分数(备注13-17岁的青少年)
假设青少年年龄为x,13<=x<=17,数学成绩为y:0<=y<=100;
那么年龄按照等价类划分可分为x<13,13<=x<=17,x=17,有效等价类是13<=x<=17,无效等价类是x<13,x>17
数学成绩按照等价类划分可分为y<0,0<=y<=100,有效等价类是0<=y<=100,无效等价类是y<0,y>100
1.1.5. 示例
计算两个1~100之间整数的和。
如果要进行完全测试,一共要设计多少个测试用例呢?
加数1有1~100共计100个取值,加数2也有1~100共计100个取值,所以他们之间的组合就有 100*100=10000种组合可能,但这只是测试了正常范围内的取值。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不在1~100之 间呢,穷举测试肯定不可能的。由此引入了等价类划分思想。
等价类划分为:
有效等价类:指的是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合理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指的是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输入不合理的数据集合'
如图所示:
我们将输入域分成了一个有效等价类(1~100)和两个无效等价类(100),并为每一个等价类进 行编号,然后我们就可以从每一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数据来测试,设计如下表所示的测试用例。
思维导图如下图展示:
测试用例如下图展示
划分等价类并编号,下表为等价类划分的结果
2.2.边界值法 ***
一般边界值分析是因为程序开发循环体时的取数可能会因为<,<=搞错。
比如以下代码
for(int i = 0;i <100; i ++)
{
int j = i+1;
System.out.println(“循环第“+j+“次”)//循环地做某件事情
}
这里的程序是循环了100次,所以会做100次;
如果程序员不小心,把i <100写成i <= 100,则多循环添加一次,这时候边界值检查是一个很好的测试方 法。
比如:在一个系统中,填写一个多少岁的青少年考了多少分(假设成年人年龄为x,13<=x<=17,数学成绩为 y:0<=y<=100
根据上面的等价类划分法我们可知,年龄的有效等价类是13<=x<=17,所以边界值就是12, 18 数学成绩的,有效等价类是0<=y<=100,所以边界值就是-1,0,100,101
1.1.7.确认边界值的方法 ***
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在边界值中掌握上点和离点的取数
[1 100] :上点1,100 ;离点0,101
(1,100) :上点2,99 ;离点0,100
(1,100] :上点2,100 ;离点1,101
1.1.8.输入要求是1~100之间的整数,因此自然产生了1和100的边界值,我们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要重点考虑着两个边界问题。
注明:边界值不是从每个等价类中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把每个等价类的边界都进行测试。
2.3.场景法 ***
1.1.9.测试用例设计的思想
现在的软件几乎都是用事件触发来控制流程的,事件触发时的情景便形成了场景,而同一事件不同的触发顺 序和处理结果就形成事件流。这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思想也可以引入 到软件测试中,可以比较生动地描绘出 事件触发时的情景,有利于测试设计者设计测试用例,同时使测试用例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用例场景是通过描述流经用例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
这个流经过程要从用例开始到结束遍历其中所有基本流和备选流。
遵循上图中每个经过用例的可能路径,可以确定不同的用例场景。从基本流开始,再将基本流和备选流 结合起来,可以确定以下用例场景:
基本流和备选流的区别
68747470733a2f2f62:6c6f672e6373646e2e6e65742f71715f35353837313133372f:61727469636c652f64657461696c732f3131363436323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