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长文2024年度AI搜索产品对比这款黑马杀疯了
深度长文:2024年度AI搜索产品对比!这款黑马杀疯了!
我感觉每次想在互联网上认真搜点东西,都像是在粪坑里捞针!
你一定经历过这个情况:想在网上搜个东西,结果出来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广告满天飞,还有一堆牛头不对马嘴的垃圾信息,翻了十几页,点进去一个又一个,浪费半天时间,还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特别是想了解一些专业问题,或者想对比几款产品的优缺点,用百度、谷歌这样的传统 搜索引擎 ,简直是折磨!它们根本不理解,你到底要什么!
这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要是能像跟朋友聊天一样,随口一问,就能得到一个既清晰又靠谱的答案,那该有多爽!
现在,AI 搜索的出现,终于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它可以直接给你一个整合好的答案,还能告诉你信息的来源,让你明明白白地获取信息。
去年 2024 年,简直是 AI 搜索产品爆发的一年,市面上一下子冒出了很多款,比如秘塔 AI 搜索、360 的纳米 AI 搜索、天工 AI 搜索等等。
那么,这么多款 AI 搜索产品,我们该怎么选呢?
其实,想知道一个 AI 搜索产品好不好用,关键就看它“吃”进去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看它引用的信息质量高不高。
你想想,AI 搜索的答案靠不靠谱,不就取决于它参考的资料靠不靠谱吗?
打个比方,如果 AI 要总结最新的苹果发布会,它“吃”进去的是苹果官网和那些权威科技媒体的报道,那它总结出来的东西,肯定错不了;
但如果它“吃”进去的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营销号瞎编乱造的内容,那这答案还能看吗?质量堪忧啊!
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些 AI 搜索产品,看看它们各自的表现如何,最好用的不是秘塔也不是 Perplxity,答案我会在结尾揭晓。
先说好,本文不含任何广告,我也不是什么专业的产品评测博主,以下都是我自己的真实体验,供参考。
产品介绍
好,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让我们请出今天参与测试的 AI 搜索产品。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AI 搜索回答的内容质量,一方面取决于它背后大模型本身的“智力”水平,另一方面就是看它引用的语料库质量了。
而且,不同的 AI 搜索产品,它们能搜到的语料内容库是不太一样的。
所以,为了方便对比,我把它们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含独家搜索来源”的,另一组是“不含独家搜索来源”的。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Perplexity 其实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含独家搜索来源”,但因为它能调用 Google 搜索,还能访问外网的信息,所以我也把它归到了这一组里。
让我们先来看看 含独家搜索来源组 的选手们:
1、 腾讯元宝
- • 网址: https://yu anbao.t encent.com/
- • 特点: 腾讯元宝是腾讯基于其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开发的一款多功能 AI 助手,功能全面,涵盖了 AI 搜索、AI 写作、AI 阅读、AI 创意绘画等多个方面。在 AI 搜索方面,元宝的数据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微信公众号,占比超过一半。此外,搜索结果末尾还会推荐相关的公众号文章。
- • 独家搜索来源: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
- • 用户群体: 适合需要从微信生态中获取信息的用户,尤其是公众号作者和视频号创作者。
- • 使用场景: 如果你需要进行深度研究、内容创作,或者寻找灵感,元宝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点点-生活搜索
- • 网址: 小程序或者下载 app
- • 特点: 点点是小红书推出的一款 AI 生活搜索助手 App,旨在帮助用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旅行、餐饮、购物等。点点集成了多种功能,快速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和解决方案。
- • 独家搜索来源: 小红书社区内容
- • 用户群体: 适合年轻用户群体,尤其是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用户。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旅行规划、餐厅选择、购物决策等。
3、 知乎直答
- • 网址:
- • 特点: 知乎直答是知乎推出的 AI 搜索产品,依托知乎社区的海量专业内容,为用户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知乎直答的专业搜索功能引入了超过 5000 万篇中英文文献数据,支持文件上传和超长文件解析。
- • 独家搜索来源: 知乎社区内容、维普、知乎精选等专业内容源。
- • 用户群体: 适合专业人士和学术研究者。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学术研究、专业领域查询、论文撰写等。
4、 Perplexity
- • 网址: (需要特殊网络环境)
- • 特点: Perplexity 是一款 AI 驱动的搜索引擎,它结合了对话式 AI 和传统网络搜索功能,利用包括 GPT-4o 和 Claude 3.5 Sonnet 在内的多个 AI 模型,提供实时信息和来源引用。
- • 独家搜索来源: 实时互联网搜索结果(包括 Google 搜索和访问外网信息)
- • 用户群体: 适合全球用户,尤其是需要快速、全面回答复杂问题的用户。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实时信息、专业搜索、文件分析等多种场景。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 不含独家搜索来源组 的选手:
5、 豆包
- • 网址:
- • 特点: 豆包是字节跳动抖音子公司推出的 AI 助手,提供 AI 搜索体验。
- • 用户群体: 适合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是抖音用户。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日常生活搜索、学术研究、内容创作等。
6、 秘塔 AI 搜索
- • 网址:
- • 特点: 秘塔 AI 搜索是由秘塔科技推出的一款 AI 搜索引擎,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 MetaLLM,提供纯净的搜索体验,没有广告,直达结果。秘塔 AI 搜索还支持全网搜索、文库搜索、学术搜索等多种搜索范围。
- • 用户群体: 适合需要高效搜索和信息整理的用户。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工作、学习、研究等多种场景。
7、 纳米 AI 搜索
- • 网址:
- • 特点: 纳米 AI 搜索是由 360 推出的全新 AI 搜索产品,支持多模态内容创作引擎,提供一站式的“搜、学、写、创”服务。纳米 AI 搜索还具备深度内容理解和知识转化能力。
- • 用户群体: 适合需要深度内容理解和创作的用户。
- • 使用场景: 适用于内容创作、学术研究、专业领域查询等。
在对比回答质量之前,我们先对比一下每个产品的界面。
AI 搜索产品,也并非全是优点
上面介绍了一圈 AI 搜索产品,看起来是不是都挺牛的?
但!好不好用,还是得实际体验了才知道。
我们先看软件的界面,说到这,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信息流”了。
前面介绍产品的时候我都截了图,眼尖的你估计已经发现了,有些 AI 搜索产品的界面那叫一个干净清爽,但有些吧,就非得给你整点信息流。
讲真,我们用 AI 搜索就是图个啥?不就是想快速找到答案,还不用被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和信息流打扰吗!
所以,首页出现信息流这玩意儿,在我这儿绝对是减分项!
你看看 360 的纳米 AI 搜索和豆包的 AI 搜索,一打开就是信息流糊你一脸。
我知道,他们这样做也是有目的的,想让用户多停留一会儿,多刷一刷。
但拜托,我只想安安静静地搜个东西啊!这种“热情”我真的谢谢了🙏
再来看看腾讯元宝,它的信息流更是让我无语,推的都是些啥呀?这些新闻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
相比之下,豆包的 AI 搜索虽然也有信息流,但它推送的都是科技类信息,相关度还算高,勉强还能接受吧。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有些小伙伴就喜欢刷信息流,觉得这样能发现一些好玩的东西。
但对我来说,简洁、高效才是王道,用 AI 搜索,就是为了高效解决问题,而不是来刷信息流的。
第一轮测试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测试,看具体的能不能帮我解决问题
先来一道实际工作场景的问题: “我在 飞书 里面写了很多文档,有没有办法批量导出成 PDF”?
这个问题的来源是这样的,我的 AI 付费群每天都会产生一些信息增量,为了把内容沉淀下来,让后面进群的人也能看到,我的助理帮我把每日的精华内容都整理到了飞书知识库里面。
年终了,我想要一键导出所有文档,然后合并成 PDF 作为资料,但是官方并没有提供这个功能,如果要导出我只能挨个去打开文档然后一个个导出,那多麻烦啊。
所以,就有了这个问题:“我在飞书里面写了很多文档,有没有办法批量导出成 PDF”?
好,接下来就看看各家 AI 搜索产品的表现如何。
1、 豆包 AI 搜索
既然要解决飞书的问题,而飞书和豆包又都是字节旗下的产品,那我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用豆包来试试看。
说不定一下子就搞定这个问题了。
豆包的搜索来源包括:CSDN、“电脑技术网”、“我速 PDF 转换器”、“中关村”、“php 中文网”。
看到这些来源,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如果你经常在网上搜索一些电脑问题,比如“电脑蓝屏了怎么办”、“C 盘满了怎么清理”,特别是用百度搜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点开好几个网页,里面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车轱辘话来回说,而且很多都解决不了问题。
这是因为这些网站上充斥着大量互相抄袭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中文互联网没什么优质信息。
再来看看豆包给出的答案质量:
先看“利用飞书官方功能”,它说在右上角有“批量下载”,但我实际操作的时候,根本就找不到这个按钮啊!
而且,我点开豆包引用的网页一看,没有一个提到可以批量导出的,都是在教你如何单个文件导出。
再一看网页里写的“很多小伙伴”、“小编”,这营销号的味道也太冲了吧。
接着看豆包给出的三个第三方工具:
feishu-doc-export 是个开源工具,一般来说开源工具都比较靠谱。
但是!它没有在回答里直接给出开源地址,还得我自己点进引用的网页里去找,这跟我用传统 搜索引擎 有什么区别?
再看看 Webyours 和我速 PDF 转换器,点开来源一看,很明显,这就是软件的广告。
下载这些软件,还不知道会不会捆绑一堆流氓软件,自动给你安装一堆垃圾软件,我可不敢轻易尝试。
而且看了下这两个软件官网的介绍,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批量导出 PDF 的样子。
总结: 豆包这次的表现,怎么说呢,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满分 5 分的话,我只能给它打 2 分。
2、知乎直答
接下来试试知乎直答。前面也说了,AI 搜索的回答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引用的信息源质量,知乎背靠自家社区的内容,按理说应该能给出还不错的答案吧?
知乎直答的参考来源里确实包含了一些知乎上的回答,以及 CSDN、GitHub 和 Bilibili 的内容,这些来源的信息质量还算可以。
再来看看它的回答,怎么又是你——WebYours!都说了这玩意儿不能批量导出啊!
接着还是 feishu-doc-export,但是!它连 feishu-doc-export 的链接都没标出来,我还要在 16 个参考来源里一个个找,这体验,比豆包还差。
再看看第三项“巴别鸟企业网盘”?这是什么神奇的网盘,还有这功能?
点开来源原文一看,好家伙,人家明明写的是网盘可以兼容 office 文件,硬是被 AI 误解成可以批量导出文档到其他格式,这理解能力,我无语了。
至于第四点,就更不用看了,让我用半自动化的方式,但具体怎么操作又只字不提。
总结: 知乎直答这次的表现,我只能给 1 分,不能再多了。
3、点点-生活搜索
点点生活搜索助手目前还没有网页版,我是在小程序上使用的。
点点跟其他 AI 搜索产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能在回答中嵌入图片或视频,这一点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例如这次的回答,虽然没有给出特别详细的解决方案,但是内容简洁明了,没有那些啰里啰嗦的废话。
更重要的是,它在结尾给出了一个科技博主的视频,这位博主自己做了一个第三方插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看了一下,视频里提到的方法非常靠谱,确实能解决问题。
总结: 点点-生活搜索助手这次的表现可圈可点,简洁明了,还提供了靠谱的解决方案,我给它打 4 分。
4、Perplexity
Perplexity 在选择 Pro 搜索模式的情况下,会把一个问题拆分成多个搜索关键词,然后把搜索到的内容总结一下。
这样做的好处是,Perplexity 给出的回答非常精简,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不讲废话。
我个人还挺喜欢用 Perplexity 的,特别是它能调用 Google 的搜索引擎,可以访问到国外的一些博客、论坛,这些地方的信息质量普遍比较高。
这是目前国内任何一款 AI 搜索产品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总结: Perplexity 的表现一如既往地稳定,简洁高效,还能利用 Google 搜索获取优质信息,必须给 4 分!
5、元宝
最后来看看腾讯的元宝。按理说,元宝的搜索来源中包含了很多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搜索质量应该不会差。
我们来试试看。果然,元宝引用的资料里,就有一篇是微信公众号作者写的文章,介绍了一个我之前没听过的工具:feishu-backup。
但是!它也仅仅是给出了一个工具的名称,没有列出详细的使用步骤。
这跟直接用微信搜一搜有什么区别呢?
再看看最后的“使用飞书文档导出服务”,点开来源一看,又是一个不知名的网站。
我就问你,看到这种网站,你敢下载来用吗?
总结: 本以为元宝背靠微信公众号的优质语料,能给出不错的答案,没想到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和豆包一样,只能给 2 分。
6、纳米 AI 搜索
纳米 AI 搜索提供了好几种模式,包括“深入回答”、“慢思考回答”、“多模型协作回答”,听起来都挺厉害的,来试试看:
深入搜索
这个模式的用词也挺有意思,说是阅读了全网 5 万篇内容,精选了其中的 34 篇。
反正我不信,我觉得更有可能是,搜索引擎找到了 5 万篇相关内容,然后从中挑选了匹配度最高的 34 篇来阅读,最后再生成回答。
看看这个模式下的回答质量,感觉有点车轱辘话来回说,一直在提“feishu-doc-export”,但始终没有讲到重点,比如项目的地址、安装的步骤等等。
多模型协作
再来看看多模型协作的搜索模式,这个模式下,它会先用文心一言模型进行第一次回答,然后用 360 的智脑模型进行校准。
接着,进行所谓的“反思”,最后再让豆包来总结这两个模型的回答,得出一个最优答案。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确实减少了车轱辘话的情况,还不错。
慢思考状态
还有一个慢思考状态,类似于让 AI 模型在回答问题前先进行思考。这里是在搜索问题之前,先把问题拆解成多个不同的搜索关键词。
其实,这个功能跟 Perplexity 的 Pro 搜索模式差不多,并没有它自己宣传的那么神奇,还说什么“需要 85 分钟到 136 分钟”,AI 模型处理文字的速度哪有这么慢。
再看这个“慢思考状态”下的回答质量,反而是最差的。
我猜测可能是因为阅读的内容太多,而 AI 模型的 token 又有限,所以只能输出这么简短的内容。
总结: 360 的纳米 AI 搜索,“多模型协作”模式用起来还行,但是速度有点慢。
而且,由于搜索到的语料质量问题,导致它回答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综合体验下来,我觉得甚至还不如秘塔 AI 搜索,我给它 3 分吧。
7、秘塔 AI 搜索
接下来讲秘塔 AI 搜索。
秘塔 AI 搜索提供了“简洁”、“深入”、“研究”三种模式,这里我选择了中间的“深入”模式。
它引用了 69 个来源,并且提供了脑图功能,可以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回答的逻辑,这一点值得好评。
再来看看回答的质量,它同样提到了 feishu-doc-export 这个工具,但不同的是,秘塔 AI 搜索非常详细地列出了使用的步骤,甚至包括了代码和完整的教程。
而且,在回答的结尾,它还预测了用户接下来可能想问的问题,并提前给出了答案,这一点非常贴心。
总结: 秘塔 AI 搜索的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还考虑到了用户的后续需求,必须给 4 分!
好,第一轮测试就先到这里,总结一下:
第一轮测试总结
从第一轮测试来看, 点点-生活搜索、 Perplexity 和秘塔 AI 搜索 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而知乎直答 的表现则差强人意。
没想到,针对“如何批量导出飞书文档为 PDF”这个问题,目前来看,表现最好的居然是点点和秘塔 AI 搜索,一个能给出靠谱的第三方插件信息,另一个能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第二轮测试
刚刚测试的问题相对复杂,没有唯一标准答案,那么这次,我们换一个简单的、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来试试。
比如,我在咖啡厅用电脑,连上了公共 WiFi,想用 MacBook 开启热点共享给手机,但我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在哪儿设置。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 “MacBook 怎么开热点?”
先看 豆包 的 AI 搜索,这一轮我就不再重复介绍每个产品的来源和使用的搜索模式了,直接看结果。
豆包给出的答案看起来还算清晰。
但问题来了,由于我的 MacBook 系统已经更新到了 macOS 14.4,现在已经没有“系统偏好设置”这个选项了,所以按照它给的步骤,我根本找不到设置热点的地方!
再来看看 知乎直答 ,因为这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所以知乎直答的表现和豆包差不多,上来也是让我打开“系统偏好设置”。
元宝 的回答也大同小异,而且步骤还非常简略。
接着是纳米AI 搜索的表现,这次我选择了上一轮表现最好的“多模型协作”模式。
不出所料,它一开始还是给出了“打开系统偏好设置”的经典答案。
不过,在反思总结之后,居然提到了“不同版本 MacOS 系统操作的差异”,这一点还不错。
但问题是,它也仅仅是提到了有差异,并没有给出新版本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
Perplexity 这次也一样,还是熟悉的“系统偏好设置”。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当 AI 搜索产品搜到的是一些过时的、低质量的信息时,不管你用哪一款产品,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
这就好比,不管你用 360 浏览器、Edge 浏览器还是 Chrome 浏览器,只要你用的是百度搜索,那得到的结果基本都一样。
那如果用谷歌搜索呢?
前面我们提到了Perplexity 可以调用谷歌搜索以及访问国外网站的,所以我们在使用Perplexity的时候,可以使用英文来搜索,这样它就会到外网去搜索问题。
前面我们提到了,Perplexity 可以调用 Google 搜索以及访问国外网站。
所以,在使用 Perplexity 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英文来提问,这样它就会到外网去搜索相关信息。
果然,用英文搜索后,国外网站的回答质量确实高一些,这一次终于没有出现“系统偏好设置”了,而且步骤清晰,没有任何废话。
这才是好用的 AI 搜索产品该有的样子:简单、高效、不说废话。
接着看秘塔 AI 搜索,噢?秘塔 AI 搜索在回答里插入图片,这对于指导操作类的步骤来说,确实更直观了。
但是,由于引用的信息质量问题,这里它还是在教我如何打开“系统偏好设置”,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点点-生活搜索我放在最后说,是因为在第一次使用它的时候,我就被惊艳到了。
它跟其他的 AI 搜索产品完全不同,直接在回答里插入了具体的步骤和相应的图片,而且是macOS新系统的操作方式,非常直观清晰。
简直是手把手教学,想学不会都难~
第二轮测试总结
这一轮测试,针对“MacBook 怎么开热点”这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各家 AI 搜索产品的表现如下:
- • 元宝: 依旧是语料质量不高,回答“省力”,2 分。
- • 豆包、知乎直答、秘塔 AI 搜索、纳米 AI 搜索: 都因为“系统偏好设置”的问题,无法给出有效答案,3 分。
- • Perplexity : 中文搜索情况下规中矩,3.5 分;英文搜索情况下,能给出正确答案,4.5 分。
- • 点点-生活搜索: 表现最佳,不仅给出了新系统的操作步骤,还配上了图片,清晰直观,5 分!
综合两轮测试,我的使用建议:
- 优先使用点点-生活搜索。
- 如果点点解决不了,使用 Perplexity,并尝试用英文提问。
- 如果 Perplexity 还不行,那大概率其他产品也不行,可以考虑改为手动搜索。
未来可期
从一开始的满怀期待,到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失望,再到最后的些许惊喜,这一路体验下来,我对 AI 搜索产品的感受可谓是五味杂陈。
不得不承认,目前的 AI 搜索产品还远非完美。
它们有的被信息流裹挟,有的受困于低质量语料,有的则在一些细节上还不够用心。
在搜索一些专业性内容的时候,难免会搜出一些答非所问,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内容。
可以说,现在的 AI 搜索,还难堪大任。
这让我想起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我始终相信,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毕竟,AI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几个月前还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能就已经被攻克了。
就像 Kimi 的深度搜索功能,在几个月前也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而如今,它已经能够帮我们高效地整合海量信息,完成一些以前难以想象的任务。
所以,我对 AI 搜索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
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 搜索产品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好用。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像和朋友聊天一样,随口一问,就能得到一个清晰、准确、甚至充满温度的答案。
到那时,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作为一名 AI 领域的探索者,我也会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不断尝试新的工具,探索新的玩法,并把这些经验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以上,我写完了,记得 点赞、在看、转发, 因为我需要你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