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文读懂区块链技术,史上最全,最通俗

一文读懂区块链技术,史上最全,最通俗

(来自公众账号:赛联信链)

区块链已经来到世界14年了,中国成为重大战略也三年了。你说大家都懂区块链?其实人人都迷迷糊糊是真的,都知道却又说不清。作为区块链教育从业者,给学员讲了无数次,今天我有义务再次给大家普及一次。

目录


一、概念解析

简单来说: 区块链就是使用一揽子既有的网络技术,组建而成的新一代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有新结构,有新机制,有前所未有的新价值。具体使用了五大技术或创新:加密技术、P2P网络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

本质上讲: 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a874fbbbfef002244553b28685c6cdb.png

区块链源于比特币

二、区块链特点

1.去中心化

在区块链系统中,不存在中心化的管理机构。区块链数据的存储、传输、验证等过程均基于分布式的系统结构,整个网络中不存在中心节点。公有链网络中所有参与的节点都具有同等权利与义务。任一节点的损坏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

2. 开放性

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提供灵活的脚本代码系统,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并且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内,节点之间无法相互欺骗。

3. 自治性

共识技术,智能合约。

4. 不可篡改性

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任何试图篡改区块链数据的行为都很容易被追溯。

5. 匿名性

采用与用户公钥关联的地址作为用户标识,不需要传统的第三方认证中心颁发数字证书,交易不和用户真实身份关联,只是和用户的地址关联。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2a44bebd574a8715a781a6fe17e0a064.png

区块链数字经济的底座

三、区块链的优点

1. 区块链的核心本质是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

在区块链系统中,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所有的节点都有能力去用计算能力投票,从而保证了得到承认的结果是过半数节点公认的结果。即使遭受严重的黑客攻击,只要黑客控制的节点数不超过全球节点总数的一半,系统就依然能正常运行,数据也不会被篡改。

2. 区块链最大的颠覆性在于信用的建立

正如数字经济之父Don Tapscott所说 “区块链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区块链让人们在互不信任并没有中立中央机构的情况下,能够做到互相协作。假币和金融诈骗在未来都不会再发生。

3. 区块链的集体维护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网络体系下,系统的维护和经营依赖于数据中心等平台的运维和经营,成本不可省略。区块链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维护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4. 信息安全

不论是在公有链上的匿名性还是联盟链上的权限设置,我们的个人信息、交易信息、浏览习惯等这些信息通通都会处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且如果有人访问或是拷贝了我们的信息,都会记录在区块链上且不可篡改,这很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我们的信息不会被别人所窃取。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d251d6685af88ada3093220f8b695c49.png

四、区块链的缺点

1. 效率问题

区块链的交易是存在延迟性的,拿比特币举例,当前产生的交易的有效性受网络传输影响,因为要被网络上大多数节点得知这笔交易,还要等到下一个记账周期(比特币控制在10分钟左右),也就是要被大多数节点认可这笔交易。还受一个小概率事件影响,就是当网络上同时有2个或以上节点竞争到记账权力,那么在网络中就会产生2个或以上的区块链分支,这时候到底那个分支记录的数据是有效的,则要再等下一个记账周期,最终由最长的区块链分支来决定。因此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有延迟性的。

2. 能耗问题

区块的生成需要矿工进行非常庞大的数学计算,这是非常耗费能源的。国外电力信息网POWER-COMPARE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按照目前比特币挖矿、交易耗电量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比特币耗电量将会与目前全球用电量持平。

3. 博弈问题

区块链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点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在监管无法触达的情况下,一些市场的逐利等特性会导致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非法领域,为黑色产业提供了庇护所。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ace593e7935c5ba7c6b4460135bfd10c.png

五、常见的应用场景

1. 支付汇兑

区块链目前在应用场景上的优势主要是“快”,不是比现金快,而是指在那些跨越信任区域的交易上快。国际汇款如果通过SWIFT进行,到账时间需要3-5天。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将跨国汇款的到账时间缩短到秒级,国际间结算也可以变得像商场买东西那样几秒结算完成。

通过智能合约直接连通付款方银行与接收方银行,绕过中转银行,减少中转费用支出,实现全天候支付、实时到账、提现简便,消灭了大量隐性成本,降低跨境支付结算风险及满足客户服务及时性、便捷性的需求。

2. 登记结算

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备受关注,而分布式账本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就是登记结算业务。

公司可以将自己的股东名册放到区块链上进行管理,公司的投资者们用电子签名在区块链签订股权转让的电子合同,由区块链保证货银对付,实现公司股权的数字化流转。

有两类公司在现阶段就非常适合使用区块链:

  • 进行股权众筹的公司。

这些公司在股权众筹完成后面临管理大量股东的问题。股权的变更登记费时费钱费力。利用区块链技术,众筹投资者不仅可以在线上完成股权登记的所有电子合同,还能非常方便地进行股权的再次转让,为股权众筹提供良好的退出机制。

  • 进行员工持股激励方案的公司。

这些公司原本的员工持股激励方案往往都是落在一份份的纸质文件上,而没有一个完整的数字化的股权激励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公司可以把股权、期权、限制性股权、分红权、等各种权益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系统里管理起来,而员工则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权益份额,感受实实在在的激励。

3. 数据存证

基于区块链的核心特点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是一个非常好的数据存证技术。用户可以将区块链的数据存证技术用于三个目的:

知识产权保护:用户把原创的作品、专利的数据指纹记录到区块链上,当未来发生版权纠纷时,通过展示区块链上的数据指纹,就可以证明自己早在某某时间就已经拥有该份文件,从而证明自己是该知识产权的创作者;

给文件盖时间戳:用户把一份合同、文档的数据指纹记录到区块链上,从而为这份合同、文档盖上一个时间戳,通过区块链向外界证明在某个时间点,这份合同、文档就已经存在了;

完整性校验:把一个文件的数据指纹记录到区块链上,未来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指纹判断这份文件是否被篡改过。

把区块链技术与知识产权相结合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之一。

4. 溯源、防伪与供应链

溯源,顾名思义就是追踪记录有形商品或无形信息的流转链条。通过对每一次流转的登记,实现追溯产地、防伪鉴证、根据溯源信息优化供应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目标。

目前区块链技术给药品溯源、艺术品防伪、奢侈品防伪等交易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5. 物联网

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万物互联、价值互通的时代,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设备现在已经超过100亿,保守估计在2020年将增加到250亿。

今天的交易往往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易,而在物联网世界,交易的参与主体将不再是人,而会是各式各样的设备;交易的金额和频次因此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金额变得极小,频次变得极高。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设备信任网络的创建和微支付都要求我们有一个新的基础架构,而不可能依赖于传统的面向自然人的身份认证体系和面向人际交易的支付系统。

区块链技术让我们可以将相关的核心信息与智能设备关联在一起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编程,使得它能够在预先定义的规则下执行动作,而无需担心错误、篡改或被关闭的风险。

6. 保险

区块链+保险领域有个可能的方向是自动理赔的保险,区块链可以高效的解决索赔和减少保险欺诈。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保险公司可以无需等待投保人申请理赔,就能主动进行赔付。例如航班延误险,智能合约通过航空公司公共接口判断某次航班是否发生延误,从而自动触发理赔行为,而无需用户主动干预。

另一个可能颠覆今天保险行业的模式是互助保险。未来几年内,区块链技术有机会成为在保险业生态系统中的主流技术。

全球医疗市场大得惊人,仅仅是制药这一个领域,市场规模就高达1.057万亿美元。医疗机构保存了大量的机密信息,例如病史记录、疾病、支付和治疗。区块链技术不仅能为这些敏感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存储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它还能帮助降低医院和医疗服务者在管理病人和其他信息时的巨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