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AI-碰撞开源,路向何方附2024中国开源发展现状下载链接

目录

AI 碰撞开源,路向何方?(附《2024中国开源发展现状》下载链接)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be25b187e0d60464a6c3940756a8740b.gif

作者 | 何苗 许歌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24 年 8 月 19-20 日,由COPU主办,赛迪传媒、《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社联合承办,CSDN 独家直播的“2024 第十九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大会以“开源赋能,引领数智新时代”为主题,深度剖析了开源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革新中的核心作用,开源社区的每一次努力和创新,都在为构建更加开放、协作的技术生态贡献力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基于开源的人工智能成为了本届大会的焦点,AI 的安全发展被提到重要位置。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开源领域的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技术大咖共聚一堂,聚焦开源热点和行业创新应用,深度分享开源的趋势解读与研判、前沿技术,沟通交流实践成果,展示开源产业最新成果。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56d76ec02753d43530ac28068408a3c7.png

COPU 名誉主席陆首群 在发表开幕致词时表示,多年来,COPU 不遗余力地在国内推动开源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作为开源布道者,积极团结开源开发者、维护者、应用者,为开源教育与合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 年来我们致力于完成三大任务:

  1. 解决缺芯少魂短板(解决操作系统和其生态芯片问题);

  2. 发展基于开源的深度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原生、区块链、5G/6G 通信、人工智能等);

  3. 开发、维护、调整供应链(实现开源化、数字化),保障改善供应链/网络的安全运行。

在全球大语言模型火热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开源的人工智能也成为了本届大会讨论的一大重点。陆主席提出,人类是否应在可能具有自主系统的通用人工智能建成前,制定限制其摆脱人类控制的红线似乎也有共识,进一步要研究和讨论的是:开源在制定这条红线中的作用如何?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95785c6dccf04fd5c9de6d528ab515d5.jpeg

COPU名誉主席 陆首群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c9c05c7ccf21362e31e7b054d2534ee2.png

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话开源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发表了《开放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状》的主题演讲。数据是大语言模型的基石,需要关注私域数据集,融合公共和私有数据来训练前沿模型,同时还要推动软硬件技术结合,在不同层面赋能AI健康发展。而开源在这方面更加便捷更有利于验证和测试,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对于什么是人工智能的开放性,人们的理解与传统软件有所不同。传统软件的开放性主要涉及版权许可,而人工智能得考虑范围需要更加广泛。Linux 基金会创建了模型开放框架 MOF,将其划分为分为开放科学、开放工具、开放模型三个级别,以便更好理解开放度。据此,我们可以从多维度理解 Llama 3 模型与透明的科学研究之间的差异,促进 AI 发展安全和创新,促进在 AI 时代更好进行开源。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18178436c82edb85a26191215450992.jpeg

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 代表在北京“共识”上签字的本吉奥(Yoshua Bengio)、辛顿(GeoffreyHinton)、姚期智院士、罗素(Stuart Russell)等 21 位 AI 大师、专家宣读《2024 北京 AI 安全国际共识》。

此次“共识”诞生于由多位图灵奖获得者和其他行业领导者共同发起的一次人工智能安全的国际对话。“共识”提出了几条人工智能国际协作机制的明确红线,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问题:

  • 自主复制或改进: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在人类没有明确批准和协助的情况下,复制或者是改进自身;
  • 权利寻求: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采取不当的增加其权利或影响力的行动;
  • 协助武器制造: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不应提升其使用者的能力,使之能够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违反生物和化学武器公约;
  • 网络安全: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自主执行造成严重财务损失或同等伤害的网络攻击;
  • 欺骗: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有持续引致其设计者或监管者误解其僭越任何前述红线的可能性或能力;
  • 路线:确保这些红线不被僭越是可能做到的,但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既要建立并改进治理机制,也要研发更多安全技术;
  • 治理:需要全面的治理机制,开发和部署的系统一旦跨越红线,将通过快速、安全的关闭程序立即终止 AI 系统。

在风险实际出现前,开发实质性的方法和技术,使红线具体化,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国际科学界必须共同合作,以应对高级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技术和社会挑战。该“共识”也呼吁领先的人工智能开发商,最低将人工智能研发经费支出的 1/3 用于人工智能安全领域。

黄铁军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十年可能对人类构成生存风险,开源是解决安全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需要建立更强大的全球技术网络,加速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与合作,应对高级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安全挑战。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cc0783117416d14ee0940170d1215b1.jpeg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 黄铁军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包云岗 为大家带来了《RISC-V 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香山”联合开发实践》主题演讲。开源香山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创建初衷是在 CPU 领域,建立一个类似于 Linux 的开源 RISC-V 主线,既能被工业界广泛应用,又能支持学术界实验创新想法。

其核心特点在于其开放的协作开发模式和开源性质,已经形成基于开源的产研协同新机制,其创新点聚焦于开源软件背后的软件开发方法进步,例如采用敏捷设计的新方法与新流程。“我们构建了一套基于高层次硬件开发语言 Chise 的芯片敏捷设计新方法与新流程,相比于传统的 Verilog 为核心的开发模式量降低80%。”

传统芯片验证工作量巨大,超过 70%,用开源的思路做芯片验证,包云岗也提出了基于开源的芯片验证新思路,能够大大提高效率。目前,香山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已经有众多企业基于这两款处理器核进行产品开发。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d583107424d100d8eca1ba195abf903b.jpeg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包云岗

中国开源发展历经近 20 年的发展历程,正在不断进化。 COPU副主席、CSDN创始人蒋涛 在本次会议上发表了《2024 中国开源发展现状》主题演讲。首先他详解了全球开源的发展现状,据GitHub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开发者总数目前为 1.32 亿,美国居首,达 2,100 万,年增长率 22%;印度其次,1,400 万,年增长率 34 %;中国(含香港)合计 1,100万。CSDN 总用户数 4,400 万,年化增长 20%。全球的开源代码仓 2.84 亿个,参与贡献者大概 1,056 万,占全部用户的 10% 左右。

接着,蒋涛正式发布了由 80 多家单位、国内外 102 位专家开源协作完成的《2024 中国开源发展现状》,该书指出: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开源参与者,增长速度最快;
  • 中国开源项目受益于国家战略支持和行业发展,社区规模持续扩大;
  • 重点领域开源技术的市场化程度以及行业应用深度正在加速度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开源供应链、RISC-V、智能网联汽车等;
  • 国内企业中,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百度、字节跳动、 PingCAP 等公司在全球开源榜上表现优异,但整体而言,中国大企业开源项目体量及活跃度总量,与美国大企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 中国开源社区和企业正积极融入全球开源生态,与国际开源业界的交流协作日益密切。

尽管 GitHub 作为全球最大的开源协作和托管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支持,但随着开源项目的爆炸性增长,针对中国开发者和资源的特定需求,构建一个与之互补的平台显得尤为重要,GitCode 应运而生。

它专注于为中国开发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包括本地化的技术支持、社区交流以及与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相结合的特色服务。面向开源项目的运营者, GitCode 希望成为开源生态的中心,提供工具和服务,帮助运营者更好地管理和推广项目。其愿景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 构建生态型项目,促进开源项目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 提供便捷的运行工具,让开源项目能够一键部署和运行,提高效率;
  • 推动开源的产业化和商业化,通过形成可持续的经济系统,促进开源项目的长期发展;
  • 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开源,培养新一代开源贡献者,共同推动开源文化的繁荣。通过这些努力,GitCode希望与国内外全面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开源生态的健康发展,实现更加开放、创新的技术未来。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93cb6544ad7169f442844b726dfb4f1.jpeg

COPU副主席、CSDN创始人 蒋涛

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任旭东 发表了题为《开源协作,共筑数字基础设施新时代》的演讲。他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新时代开源所创造的价值,并举例表示政府对开源政策方面的鼓励和采购对打造立体开源生态体系的积极影响。任旭东认为,目前开源对社会和产业的商业价值是被低估的,发展开源恰恰符合了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要求,开源即是与数字基础设施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随后,任旭东分享了 OpenHarmony 近四年的开源历程:从 700 万行代码的 1.0 版本迭代至上亿行代码的 4.1 版本,从仅支持支持轻量无屏设备到标准大屏设备体验感的全面提升。作为 OpenHarmony 真正商业发行版的践行者,华为将率先在自有设备上全面依托 OpenHarmony 的技术底座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设备体验。同时,欢迎更多厂商加入,通过 OpenHarmony 打造自身系统,为千行百业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b6804b11de4438c57a71b5fb97acf2dc.jpeg

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 任旭东

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来自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 AI 实验室专家姚佳文 分享了其研究成果《平扫 CT 胰腺癌全球大规模筛查》。我国每年癌症新发人数与因癌死亡人数不仅居全国首位,还居世界首位。癌症致死率高的原因之一即癌症早期的症状较为隐秘且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而癌症发展至中后期,治疗费用高昂且疗效弱。如果能够让 AI 增强平扫 CT 的检测水平,是否能在疾病早期就得到发现和治疗呢?

因此,他们研发了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技术的 AI 产品 PANDA,通过支撑医院 PACS 系统的运行与疾病诊疗,辅助病患筛查、诊断、治疗和随访,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经过应用研究发现,胰腺病变的检出率可达到 92.9%,每检测 1000 人中只出现一次误报,胰腺癌筛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保证。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e48096ad3821930835cb52b83639854e.jpeg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AI实验室专家 姚佳文

如何面对 AI 时代面临的人才短缺缺口? Linux 基金会高级副总裁 Clyde Seepersad 就此发表了《开源人才培养》主题演讲。他指出,数据无处不在,海量数据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科技人才缺口,人才争夺战成为企业的竞争资源之一。然而,企业通过外部招聘到的工程师要经过几乎一年时间的培养才能让其融入团队,但同时也面临工程师工作一年后离职的风险。

仅凭人才招聘无法解决问题,而打造人才——即提高现有员工的能力,提升其技能、让员工学习交叉技能——才是最佳选择。在中国,Linux 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开发者应对在 Linux、云原生、RISC-V 和 DevSecOps 领域遇到的挑战,破除开源专业知识不足的禁锢,并着力推动医疗、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的开源创新。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7bf8d2b072735f6f9eae217e8297f948.jpeg

Linux基金会高级副总裁 Clyde Seepersad

Linux 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陈泽辉 作了题为《云原生 AI》的演讲。人工智能与云原生技术的结合为强化开发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借助云原生基础设施的可扩展性、弹性和易用性,用户可以更高效、更大规模地训练和部署 AI 模型。尽管仍存在一些挑战,如管理复杂 AI 工作负载的资源需求、确保 AI 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可解释性以及简化非技术从业人员的用户体验,但伴随着云原生生态系统的发展,这些问题正在被解决。

ubeflow、Ray 和 KubeRay 等项目为在云中运行 AI 工作负载提供更统一、更用户友好的体验铺平了道路。通过投资合适的人才、工具和基础设施,企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云原生技术的力量来推动创新、优化运营并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dc816e209f8cece01b21f87cdf43a94a.jpeg

Linux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陈泽辉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4024d54097b6551e5079d2ca80894ab0.png

实践出真知,开源的应用与探索

中兴通讯开源战略总监孟伟 发表了题为《匠心以筑基,开放乃共赢》的演讲。孟伟总结了从互联网时代到算力时代科技演进的路线与AI的发展方向,梳理了 2023 年至 2024 年中国 AI 大模型的四个发展阶段,即准备期、创业爆发期、百模大战与之后迈向 AGI 时代的稳定发展期。

同时,他阐述了中兴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转型方案——数字星云。目前,星云模型已形成星云编程大模型、星云通信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全场景 AI 应用。其在南京智能滨江的应用,获得多项工业界奖项。

最后,孟伟从加强国际合作、降低大模型的使用成本、援助不发达国家的培训教育与坚持开源开放四个方面提出倡议。他强调,开源AI可以显著降低技术获取成本,中国企业不能走闭源路线,坚持开源道路,开放源码、开放数据、开放算力,让更多人参与到大模型和开源社区建设中。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e2d4d904c60044d91d6467f7671e689.jpeg

中兴通讯开源战略总监 孟伟

openKylin 社区理事长朱晨 在大会上发表了《发布 openKylin 操作系统中的 AI 版本》主题演讲。openKylin 社区是由基础软硬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社团组织和个人开发者共同组建的一个桌面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经过两年大发展,社区拥有 6500 多位个人开发者,130 多万的社区用户,520 家企业会员,内容覆盖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CPU、GPU、整机、人工智能等各个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对整个桌面计算产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2024 年,openKylin 社区发起单位麒麟软件将社区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将 openKylin 从企业主导转向产业共建、社区自治。朱晨指出,社区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了开源协作生产模式蕴含的巨大活力与无限潜能。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62af03a41f843e918ef5288b1eef3ba.jpeg

openKylin社区理事长 朱晨

Linux 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杨轩 在《AI 的未来在开源》中,探讨了开源技术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追溯历史上的几次开源浪潮,他表示,操作系统的开源打破了大公司的市场垄断,促进了高科技领域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其次,杨轩强调了云计算合作的重要性。Linux 基金会致力于建立开放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技术的中立性和共同进步。

参与开源项目和研发对于掌握先进技术、避免依赖并促进自身创新也十分重要。面对开源的大模型,开发者不能简单将其微调后就披上“新衣”冠名发布,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搞懂模型的底层逻辑,进而创新,这才是开源的意义。同时,随着数据量和开发者数量的增长,开源社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国际竞争,国内企业更应该坚持开源和加强国际合作,合力推动技术的蓬勃发展。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e2c6817541b96d447493bf5d61b56f5.jpeg

Linux基金会亚太区副总裁 杨轩

Xiaomi Vela 开源负责人杜超 以《共建 IoT 操作系统生态》为题进行了演讲。小米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为解决面临的 loT 领域的碎片化难题,于 2017 年以构建统一的软件服务平台为目标启动了 Vela 操作系统开发项目。

该系统基于 NuttX 为内核,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完整性和轻量化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硬件平台的需求,降低研发成本。小米在 Vela 项目的推进中,与开发者社区紧密合作,积累了柔性部署、跨端互联、端侧 AI、安全保障、开发者生态五大优势。在 2022 年,小米将快应用框架贡献给了开放原子基金会,直到今天,该框架已经运行在 15 亿台手机上。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6c25bc79238b135818a6efb2290eb7d.jpeg

Xiaomi Vela开源负责人 杜超

英特尔中国高级技术总监刘秉伟 深度解析了开源战略与企业 AI 开放平台OPEA,他指出,企业在构建 AI 系统时面临重构 IT 系统的挑战,这不仅工程浩大,而且成本高昂,风险也很大。这需要集成上千种软件,AI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软件需要频繁更新,进一步增加了开发、维护和运营的成本。因此,构建开放平台以解决 80%-90% 的通用问题,其余 10% 由企业或合作伙伴解决,从而加速 AI 在企业的落地。

刘秉伟强调,OPEA 项目鼓励使用开放标准,但并不强制所有组件都必须开源,最重要的是简化开发和部署流程,提供微服务和容器化的集成方案,以及性能和质量分析工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平台进行局部优化,以适应特定的应用场景。当前有 35 家企业参与,以海外为主,OPEA 下一步也非常期待与国内产业与开源生态深度结合,不断提升平台的技术能力和生态建设。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25ad19cdd4410be6727d198a245b32e7.jpeg

英特尔中国高级技术总监 刘秉伟

沙特程序员协会主席 AbdulAziz AIOraij 分享了《沙特阿拉伯的开源应用之旅》。1997 年,沙特阿拉伯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应用服务器。在大学,AbdulAziz 参与了微软 SharePoint 的最大规模部署,并尝试开源替代品,后续在政府项目中推广开来,通过开源技术节省成本。尽管最初人们对开源持怀疑态度,但努力最终获得了认可,甚至被要求在整个政府中复制这种经验。

AbdulAziz 作为沙特程序员协会的主席,致力于推广开源,工作重点之一是教育和培养沙特的年轻人,鼓励他们学习编程,并通过参与开源项目获得实践经验和成长。

沙特程序员协会还通过设立奖项(米萨姆奖)、发起的“曼巴倡议”、参与国际会议、推动立法、要求政府实体使用开源软件等提高开源在沙特乃至全球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如今,沙特已经有了自己的开源操作系统 Ruya OS (如雅),以及自己的软件库,有超过 1300 多个开源项目,沙特的开源社区正在成长,尽管与中国相比规模较小,但他们正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和开源文化的普及,进一步释放开源潜力。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2d6528a202b8e5e37a2783a2e9ebb900.jpeg

沙特程序员协会主席 AbdulAziz AIOraij

此外, COPU 常务副秘书长谭中意 也对 COPU 与沙特阿拉伯的深度合作进展进行了简要汇报。谭中意认为,沙特非常适合中国 IT 企业出海,中沙多年来稳定的友好关系是一大优势,沙特阿拉伯充满潜力的资金和用户是另一大优势。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3428b4e37e98438c3a90277ac2c34b61.jpeg

COPU常务副秘书长 谭中意

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拥抱开源,供应链安全问题将日益重要, 开源软件供应链专家袁薇 为大家带了《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保障与测评》。她强调了软件供应链安全的三个主要风险:技术风险(如软件漏洞、恶意篡改、后门和信息泄露)、供应关系风险(如供应中断和降级)和知识产权风险(如非法使用和开源许可违规)。通过数据和实例展示了这些风险的现实性,知名开源项目更易受到漏洞挖掘者的关注,以及开源漏洞数量的增长趋势。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在软件供应链安全测评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包括建立测评规范、推动供方和需方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并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她建议构建软件物料清单、加强风险检测能力、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提升核心技术水平,从源头掌握软件供应链安全。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9fa222afd0d1e7d925c688adaabcc70.jpeg

开源软件供应链专家 袁薇

中国移动物联网操作系统首席架构师何剑 先生在演讲中分享了 OneOS 的构建之路,强调了开源、开放和实时安全的重要性。何剑提出,OneOS 的发展思路以行业需求引领,并聚焦工业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版本。目前已经通过了多项安全认证,包括公共安全领域的认证,在产业生态落地中,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能源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都已有深度应用。

OneOS 在开源组件方面,支持工业控制、图形显示、高级语言、网络通信和文件系统等组件,并通过商业合作扩展工业领域的生命力。在 5G 连接、芯片发展和大模型井喷背景下的未来,OneOS 操作系统领域将面临的更高要求和挑战。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1977b0231e9a9e28eaefd82e276884b8.jpeg

中国移动物联网操作系统首席架构师 何剑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e7a9e8bac3cbcaf4754d123887ad2fba.png

双向交流,促进开源社区的繁荣

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由龙蜥社区运营委员会主席、COPU 副秘书长陈绪主持,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阿里云基础软件部副总裁,龙蜥社区理事长马涛、统信软件 CTO 张磊、龙芯中科高级副总裁高翔围绕 《龙蜥社区与国际开源社区的合作探讨》 展开高质量讨论。

关于如何鼓励吸引本地开发人员加入国际上游开发? Jim 在讨论中强调,语言能力不应该是参与开源项目的障碍。Jim 认为,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起来,而现代技术,如同声传译和其他即时翻译服务,可以帮助克服语言障碍,促进国际交流。

Jim 提议,面对面参与全球各地的技术大会是个很好的办法,这些大会不仅是开发者们交流思想和技术的重要场所,也是新成员加入社区的绝佳机会。开源社区的成员通常都非常热情和开放,非常欢迎新来者快速融入。

此外,Jim 还推荐新人参与导师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提供全职工作和收入,而且还能够让参与者在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下,学习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贡献代码和知识。所有人,特别是那些对开源项目感兴趣但又感到胆怯或恐惧的人,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开源社区发行版如何转换为商业发行版? 高翔指出,两者在目标定位、管理与技术创新阶段上有所不同。社区面向技术演进,更注重短期,轻管理重视自由协作,是对技术创新的初步验证。而商业发行版要面向客户,做到对产品应用的长期承诺,需要较长周期的开发维护。因此,更重视管理和控制。同时,对技术创新规模化的成果落地也十分重视。

马涛补充道,龙蜥社区会把最新的软件包提供给用户体验,同时也将其作为未来商业版的候选版本。技术的领先性、创新性都能够在社区版里得到体现。但社区在维护方面比较薄弱。一旦出现问题,商业版会得到公司积极的响应,但社区得到的回应寥寥无几。

龙蜥社区如何与全球社区进行更多合作? 张磊在讨论中提到,操作系统包含的组件非常众多,因此对于希望参与操作系统开发的人员来说,首要任务是理解操作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各个组件的运作机制、接口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边界。这样做可以确保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会无意中破坏现有的生态系统。

张磊强调,了解一个开源项目的组织运作和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了解社区的文化、交流方式和决策过程,新加入的成员才能更好地融入组织和社区。在这个基础上,开发者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想法与社区的其他特性融合,通过技术接口和架构的兼容性保证,推动开源社区的发展。

张磊认为,这种融合创新不仅能够丰富开源项目的功能,也能让每个贡献者在社区中找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开源社区能够持续地吸引新成员,同时维护一个健康、活跃的协作环境。

高翔指出,要依托中国庞大的开发者群体,增进国内、外交流。此外,鼓励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交流讨论。只有通过双向交流,才有助于促进开源社区文化的繁荣。

马涛表示,国内开发者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加强内部交流、同时企业要重视开源、投入开源。紧随其后,他介绍了龙蜥社区的行动:第一,通过在高校和社区组织比赛,培养国内开发者体系、挖掘人才。第二,社区的特殊兴趣小组给志同道合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共同研讨兴趣所在。第三,聚集更多的力量。现在龙蜥社区分布有24家展示单位和超过 1000 家的合作伙伴,并希望中国有更多企业能够意识到开源对企业发展的助力作用,从而给开源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运营,借此实现双方获利的平衡点。

Jim 最后总结道,开源不止来自一个国家,开源应该是一个全球项目,让所有国家的开发者和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e90139d4ca739c1505fb8781a1f145be.jpeg

陈绪、马涛、高翔、张磊、Jim Zemlin(由左至右)

点击链接,观看精彩回放!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2c8de10109b304e458c24968b93a7f9f.png

群英论道,共话开源创新

8 月 20 日上午,承继“开源中国开源世界”大会的传统,陆主席携手 30 余位海内外业界专家,就“开源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重构”这一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专家们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火花。在这里,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开源力量对世界的深刻影响。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6d2409225e87324e1630f00705b4c315.jpeg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0d0df48315d5a10390ad17de277095f6.png

《2024 中国开源发展现状》最新发布

在 2024 年全球开源发展浪潮中,中国开源继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独特的创新活力。中国开源社区的活跃度持续提升,开发者和贡献者数量显著增长,开源项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企业参与度不断加深,以华为、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开源项目中的贡献日益凸显。中国已成为开源参与者数量全球排名第二、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

回顾 2023 年,中国开源生态的各个方面,包括开源项目的发展、开源基金会的建设、知识产权的保护、商业模式的创新、投融资活动的活跃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共同推动了开源生态的繁荣和壮大。中国的开源实践正深度融入到国际开源生态之中。

为更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展现中国开源发展现状,由 COPU 牵头,联合中国开发者社区 CSDN、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开源创新委员会、开源社、开源中国、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 80 多家单位以及 102 位开源专家和志愿者共同协作编撰完成这本《2024 中国开源发展现状》,旨在全面展现中国开源产业生态的现状,深入分析中国开源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显著 成就,并探讨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获得《2024 中国开源发展现状》完整报告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d409f7e2f21e363c00ddcc88d96617ca.png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d561b2897e3c66b4c808f30bd06c1bb.gif

大模型刷新一切,让我们有着诸多的迷茫,AI 这股热潮究竟会推着我们走向何方?面对时不时一夜变天,焦虑感油然而生,开发者怎么能够更快、更系统地拥抱大模型?《新程序员 007》以「大模型时代,开发者的成长指南」为核心,希望拨开层层迷雾,让开发者定下心地看到及拥抱未来。

读过本书的开发者这样感慨道:“让我惊喜的是,中国还有这种高质量、贴近开发者的杂志,我感到非常激动。最吸引我的是里面有很多人对 AI 的看法和经验和一些采访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真实又有价值。”

能学习到新知识、产生共鸣,解答久困于心的困惑,这是《新程序员》的核心价值。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纸书和电子书。

https://i-blog.csdnimg.cn/blog_migrate/f1b8a66921d333f0701625a28aee113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