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如此敲打微软,对吗-
欧盟如此敲打微软,对吗?
上个月,欧盟指责微软把浏览器
IE
与
Windows
捆绑是滥用其市场垄断地位。
2
月
9
日,
IDG
新闻透露欧盟新近允许
Mozilla
参与这项反垄断诉讼,谷歌(
Chrome
浏览器)和苹果(
Safar
浏览器)也跟在后面起哄,微软真够倒霉。怎么办呢?
Windows
捆绑浏览器
IE
,十年前,美国政府也想以此整治微软,最后,不了了之。
2004
年,欧盟以
Windows
捆绑媒体播放器又狠狠整了微软一下,这次以微软服输、受罚了事。当今,正值
Windows 7
上市之际,(捆绑问题)争执又起,令微软十分恼火。如果
Windows 7
不能捆绑浏览器,那还有什么意思?这一回,微软一定要“挣扎”一番(此处,挣扎不是指“垂死挣扎”的意思),当然,我们要仔细观看是怎么“挣扎”的。
现今,人们使用
XP
,用
IE
上网冲浪,已成习惯(而且很舒服),当然不用理会欧盟的这一套(胡闹)。但是,法律是法律,欧盟偏偏要在这个问题上较劲。我们该怎么看?我们应当认为,多年前,微软曾经利用捆绑浏览器(
IE
)的手段把网景(
Netscape
公司)整垮,算是很典型的市场垄断行为,但是,后来(在多年之后)所发生的事情,比如,火狐浏览器的兴起,浏览器市场(谷歌
Chrome
、苹果
Safari
和
Opera
浏览器)竞争激烈,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了整个事情的性质。现在,整个情况都表明,微软的市场垄断(地位)正在不断被削弱,或者,
on its way out
。现在的真实情况是,微软虽然还是市场“老大”,但是,(对整个
IT
产业)已经不能发号施令了。
2
月
9
日,
FireFox
架构师
Mike Connor
对媒体表示,他不想把
FireFox
与
Windows
捆绑(这应当由微软来进行),他认为,浏览器的好坏,应该由用户自己去选择。言下之意是,微软捆绑
IE
,怕什么,随他去,无可指责,欧盟偏袒
Opera
浏览器(挪威)没有道理(所谓“护短”)。如果
Mozilla
当真参与了这场诉讼,将会使得欧盟与微软的这场官司处境很微妙。
Mozilla
到底应该不应该参加欧盟对微软的讨伐?对于此事,国际舆论界有不同的声音。
2
月
12
日,
Mozilla
自己终于想明白了,急忙发表声明,
Mozilla
不能参加(这种讨伐),同时声称:
Mozilla
对此事只是作为“感兴趣的一方”(“
interested party”
)。这个词(类似外交词汇)是
Mozilla
憋了好几天才想出来的。于是,微软也该松一口气了,欧盟整治微软,没完没了,简直是胡闹。
我国软件重大专项要搞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套件,等等,就是不见我们自己要搞”国产”浏览器的研发。这是为什么?答曰:这玩意儿不赚钱。由此可见,所谓“软件重大专项”都是有商业赢利指标(目的)的。实际上,浏览器直接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为何我们不自己研发?浏览器技术是否很简单?非也。我认为,国家投入资金,确保国家信息安全,不能忽视浏览器这一关键技术。我们国家特别需要一个自己的安全浏览器,而不是什么“国产”操作系统(因为,已经有了
GNU
/
Linux
操作系统)。有些专家,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净给(主管
IT
技术的)官员出“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