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于静态IP的总结

关于静态IP的总结

路由器转发原理:

1.路由表

(1)当一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会基于数据包中的目标IP查看本地路由表

如果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存在记录,按照路由表执行转发;如果由表中没有,丢弃

该包(路由器作用为隔离、转发,此处体现隔离)

(2)dispaly ip routing-table

Destination/Mask—目标地址掩码

Protocol—协议 Direct-直连路由-直连网段(直接靠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生成的网段)

直连路由默认生成,有两个条件:
1.接口双UP--物理和协议都是UP的
2.接口必须配置IP地址

(3)HextHop--下一跳(路由器转发一次就是一跳)
	下一个经过的路由器的入接口IP
	在直连路由中,因为目的地可以直接到达,不需要其他路由器转发,所以下一跳
	就是出接口的IP
(4)interface--出接口
	到达目标网段从哪个接口发出
(5)pre-preference-优先级
	如果到达相同网段存在多条路由条目时,比较优先级,加载优先级最大的到路由表中
	数值越大,优先级越小(0-255)
	静态路由优先级为60

(6)flags-标志
	RD-递归查找 查找路由表,自动配置出接口

路由器一个接口连接一个广播域

骨干连路: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链路,骨干连路一般不许加入其他设备

数广播域,划网段,配IP,先配置网关的IP

2.获取未知网段路由信息

(1)静态路由:由网络管理员手写的条目

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 下一跳接口IP(下一个经过的路由器的入接口IP)

(2)动态路由:所有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之后通过路由器之间沟通协商计算到达
			 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

3.路由环路

占用路由器资源,ttl可以缓解无法解决。

静态路由的拓展配置

1.负载均衡

如果到达同一网段存在开销相似的路径时,可以将这些路同时写在静态路由中,形成负载均衡

设备将两条路同时发送起到叠加带宽的作用

2.环回接口

路由器配置的虚拟接口,用于模拟实验中不收设备限制

interface LoopBack 0 创建环回接口

然后配地址

3.手工汇总

当路由器可以访问多个连续子网时,若均通过相同的下一跳,则可以将这些网段进行汇总计算

之后仅编辑到达汇总网段的静态路由即可,可以减少路由条目数目,提高转发效率

CIDR—无类域间路由( “取相同,去不同”)

4.路由黑洞

(1)在汇总时,若包含网络内实际不存在的网段时,可能会造成流量有去无回,浪费链路资源

(2)路由黑洞与缺省路由相遇,百分百出环路

合理的子网划分可以减少路由黑洞的出现

5.缺省路由

(1)是一条不限定目标的路由,在路由表所有路由条目都匹配完毕之后,最后匹配缺省路由

(2)路由黑洞与缺省路由相遇,百分百出环路

ip route-static 0.0.0.0 0 下一跳

6.空接口路由

(1)防止路由黑洞和缺省路由相遇成环的问题

路由表匹配原则:最长匹配原则(掩码最长)

空接口:NULL–如果一条路由的出接口是空接口,匹配这条路由的数据包都将被丢弃

(2)在黑洞路由器上配置一条指向汇总网段的空接口路由

在其他路由器会形成负载均衡

7.浮动静态路由

(1)通过修改默认的优先级实现了静态路由的备份

ip route-static 地址 下一跳 preference 数字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protocol static 查看静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