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ython计算机网络

Python——计算机网络

一.ip

1.ip的定义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即“互联网协议”。它是用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础协议之一,属于 TCP/IP 协议族中的 网络层协议 。I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确保数据能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正确地路由和转发。

2.ip地址

IP地址是IP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用于唯一标识网络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的地址。IP地址分为两种主要版本:

(1)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 格式 :IPv4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例如: 192.168.1.1

  • 地址范围 :IPv4地址的范围是从 0.0.0.0255.255.255.255

  • 分类

    • A类地址 :范围是 1.0.0.0126.0.0.0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0.0.0
    • B类地址 :范围是 128.0.0.0191.255.0.0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 C类地址 :范围是 192.0.0.0223.255.255.0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 D类地址 :范围是 224.0.0.0239.255.255.255 ,用于多播(组播)。
    • E类地址 :范围是 240.0.0.0255.255.255.255 ,目前保留未使用。
  • 特点 :IPv4地址数量有限(约43亿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地址逐渐耗尽。


ip4里面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子网掩码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部分和本地部分,帮网络设备确定ip地址所属的子网。子网通过其二进制形式中的“1”和“0”来区分这两个部分。

  • 网络部分 :子网掩码中为“1”的部分表示IP地址的网络部分,用于标识网络。
  • 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中为“0”的部分表示IP地址的主机部分,用于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子网掩码的分类

根据IPv4地址的分类(A、B、C类),默认子网掩码如下:

  • A类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0.0.0 ,表示前8位为网络部分,后24位为主机部分。
  • B类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表示前16位为网络部分,后16位为主机部分。
  • C类地址 :默认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表示前24位为网络部分,后8位为主机部分。

(2)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格式 :IPv6地址是一个128位的二进制数,通常以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格式表示,例如: 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

  • 特点

    • 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约3.4×10³⁸个地址),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 支持更高效的路由和自动配置功能。
    • 内置了更好的安全性(如IPsec)。
  • 推广现状 :尽管IPv6已经存在多年,但由于兼容性和成本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IPv6普及率仍在逐步提高。

(3)特殊的地址 127.0.0.01

127.0.0.1 是IPv4协议中保留的本地回环地址(Loopback Address)。它被用于标识本机上的网络服务,主要用于测试和调试网络程序。


那么为什么我一定要用这个ip地址呢?用别的地址不行吗?

使用 127.0.0.1 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必要性。 127.0.0.1 是一个特殊的回环地址,用于本地通信,可以避免网络冲突和配置问题,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和隔离性。因此,推荐使用 127.0.0.1 进行本地调试和测试。

二. 端口

1.端口的定义

端口是一个16位的数字,范围从0到65535。它用于 标识应用程序 或服务在某个IP地址上的具体位置。每个IP地址可以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或服务。

2.端口的分类

端口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系统端口(0-1023)

这些端口通常由系统或操作系统保留,用于运行系统服务和关键应用程序。例如:

  • 端口80 :用于HTTP协议,提供网页访问服务。
  • 端口443 :用于HTTPS协议,提供安全的网页访问服务。
  • 端口21 :用于FTP协议,提供文件传输服务。
  • 端口25 :用于SMTP协议,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2) 用户端口(1024-49151)

这些端口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或由应用程序使用。许多应用程序会使用这些端口进行网络通信。例如:

  • 端口3306 :用于MySQL数据库服务。
  • 端口5432 :用于PostgreSQL数据库服务。

(3)动态端口(49152-65535)

这些端口通常由操作系统动态分配,用于临时通信。例如,当你使用浏览器访问一个网页时,浏览器会从这些端口中选择一个临时端口作为通信的源端口。

三.通讯接口

1.通讯接口的定义

  • 通讯接口是一个实现通讯协议的 接口 ,使得不同设备或应用程序能够按照 协议 的规定进行通信。
  • 通讯接口可以是 软件接口 (如API、库)或 硬件接口 (如USB、RS-232)。

软件接口和硬件接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通讯接口分类

  • 软件接口 :如Socket、Snap7、Modbus-TCP等。
  • 硬件接口 :如USB、RS-232、RS-485等。

3.接口Snap7和Socket

(1) Snap7

  • 定义

    • Snap7 是一个用于与西门子 S7 系列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通信的开源库。它提供了与 PLC 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
  • 接口类型

    • PLC 接口 :Snap7 主要用于与 PLC 设备进行通信,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 PLC 接口。
    • 软件接口 :Snap7 提供了软件接口,允许开发者通过编程与 PLC 设备进行通信。
  • 作用

    • 提供了与西门子 PLC 设备进行高效、可靠通信的接口,适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2)Socket

  • 定义

    • Socket 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通用通信接口,可以用于实现网络通信。它提供了与网络中其他设备或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
  • 接口类型

    • 计算机软件接口 :Socket 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通用接口,适用于各种网络应用。
  • 作用

    • 提供了网络通信的接口,使得不同设备或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多种网络通信场景。

四.通讯协议

1.通讯协议的定义

  • 通讯协议是一组 规则和标准 ,用于定义两个或多个 通信实体 (如设备、应用程序)之间如何进行 信息交换
  • 协议规定了通信的内容、格式、顺序以及错误处理等细节。

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bd850426fce84afe81dc8f517a148b11.png

2.通讯协议分类

  • 网络协议 :如TCP/IP、UDP、HTTP、FTP等。
  • 工业协议 :如Modbus、Profibus、Profinet、S7等。
  • 应用层协议 :如HTTP、HTTPS、SMTP、POP3等。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通讯协议的分类呢?

因为通讯协议的多样性是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历史背景和技术发展导致的。

五.UDP和TCP

  • UDP

    • 定义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也不保证数据能够成功到达接收方。它在发送数据前不需要与接收方建立连接,发送数据后也不会等待接收方的确认。
    • 特点 :UDP协议简单高效,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
  • TCP

    • 定义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在发送数据前需要与接收方建立可靠的连接。TCP通过三次握手(SYN、ACK、SYN-ACK)来建立连接,通过四次挥手(FIN、ACK、FIN-ACK)来断开连接。
    • 特点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能够保证数据的按序到达和完整性。它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协议的比较与区别

协议UDPTCP
连接类型无连接面向连接
可靠性不可靠,不保证数据到达可靠,保证数据按序到达
速度较快,无连接开销较慢,有连接和确认开销
头部开销较小,8字节较大,通常20-60字节
应用场景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数据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传输方式以数据报为单位,无连接以字节流为单位,面向连接
拥塞控制无拥塞控制有拥塞控制

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字段含义

  • UDP 报文格式

    • 首部 :8字节,包含以下字段:

      • 源端口 :2字节,发送方的端口号。
      • 目的端口 :2字节,接收方的端口号。
      • 长度 :2字节,UDP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包括首部和数据)。
      • 校验和 :2字节,用于检测UDP用户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 数据区 :存放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 TCP 报文格式

    • 首部 :通常20-60字节,包含以下字段:

      • 源端口 :2字节,发送方的端口号。
      • 目的端口 :2字节,接收方的端口号。
      • 序号 :4字节,用于标识TCP报文段的顺序。
      • 确认号 :4字节,用于确认接收到的报文段。
      • 首部长度 :1字节,标识TCP首部的长度。
      • 标志位 :6位,用于控制TCP连接的状态(如SYN、ACK、FIN等)。
      • 窗口大小 :2字节,用于流量控制。
      • 校验和 :2字节,用于检测TCP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有错误。
      • 紧急指针 :2字节,用于紧急数据的传输。
    • 数据区 :存放实际要传输的数据。


协议的使用方式和编程示例

  • UDP 编程示例

    Python复制

    import socket
    
    # 创建UDP套接字
    udp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 绑定端口
    udp_socket.bind(('localhost', 12345))
    
    # 发送数据
    udp_socket.sendto(b'Hello, UDP!', ('localhost', 12346))
    
    # 接收数据
    data, addr = udp_socket.recvfrom(1024)
    print(f"Received from {addr}: {data.decode()}")
    
    # 关闭套接字
    udp_socket.close()
  • TCP 编程示例

    Python复制

    import socket
    
    # 创建TCP套接字
    tcp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绑定端口
    tcp_socket.bind(('localhost', 12345))
    
    # 监听连接
    tcp_socket.listen(5)
    
    # 接受连接
    conn, addr = tcp_socket.accept()
    print(f"Connected by {addr}")
    
    # 发送数据
    conn.sendall(b'Hello, TCP!')
    
    # 接收数据
    data = conn.recv(1024)
    print(f"Received from {addr}: {data.decode()}")
    
    # 关闭连接
    conn.close()
    tcp_socket.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