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JVM的各种细节

JVM的各种细节

(1)JVM 核心结构(必须知道)

  1. 类加载器
  • 负责将.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供 JVM 使用。
  1. 方法区
  • 存储类元数据(类名、字段、方法)、常量池、静态变量等。
  • JDK 8+ :由元空间(Metaspace)替代,使用本地内存。
  1. Java 堆
  • 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放对象实例和数组。
  • 分代管理(新生代、老年代),通过垃圾回收自动清理。
  1. Java 栈
  • 线程私有内存,存储方法调用的栈帧(局部变量、操作数栈、动态链接)。
  • 常见异常 :栈溢出(StackOverflowError)。
  1. 直接内存
  • 非堆内存,直接使用系统物理内存(如 NIO 缓冲区)。

(2)JVM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回收(复制算法)
  • 策略 :将内存划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区域(Eden 区 + 2 个 幸存者区)。
  • 流程:
  1. 对象优先分配到 Eden 区,当 Eden 区满时触发 新生代垃圾回收。
  2. 存活对象被复制到其中一个 幸存者区,清空 Eden 和另一个 幸存者区。
  3. 后续 GC 中,存活对象在 From(烦) 区和 To(tu) 区之间复制,直到达到默认临界值(如 15 次)后进入老年代。
老年代回收(标记 - 整理算法)
  • 策略 :当老年代内存不足时触发 Full GC。
  • 流程:
  1. 标记所有存活对象。
  2. 将存活对象向一端移动,清理边界外的内存。
  3. 若回收后仍无足够空间,抛出内存溢出错误`。

(3)垃圾回收机制是什么

JVM 通过分代策略和不同引用类型的处理,高效管理内存。理解新生代与老年代的回收差异,以及引用类型对对象生命周期的影响,是优化 Java 程序性能的关键。

  • 强引用 :默认引用,对象必须被显式释放才会被回收。
  • 软引用 :内存不足时触发回收(适用于缓存场景)。
  • 弱引用 :GC 时立即回收(如 ThreadLocal 的 Entry)。
  • 虚引用 :仅用于跟踪对象是否被回收,无法通过虚引用获取对象。

(4). 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 - 清除算法
  • 步骤 :标记存活对象 → 清除未标记对象。
  • 缺点 :产生内存碎片,影响后续分配效率。
复制算法
  • 步骤 :将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块空间 → 清空原空间。
  • 适用场景 :新生代(对象存活率低)。
  • 优点 :无内存碎片,速度快;缺点 :需双倍内存。
标记 - 整理算法
  • 步骤 :标记存活对象 → 将存活对象向一端移动 → 清除边界外的内存。
  • 适用场景 :老年代(对象存活率高)。
  • 优点 :减少内存碎片。

(5)什么是内存溢出?什么是内存泄露?

内存溢出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 内存泄露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 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6)JVM 性能调优核心参数(精简版)

1 堆内存配置
  • -Xmx :设置堆内存最大限制(如-Xmx8g)。 关键作用 :避免因内存不足导致 OOM。
2 新生代参数
  • -XX:NewSize :初始新生代大小(建议与-XX:MaxNewSize一致)。
  • -XX:NewRatio :新生代与老年代内存比例(默认 2,即新生代占 1/3)。
  • -XX:SurvivorRatio`**:Eden 区与单个 幸存者区的比例(默认 8)。
3 垃圾回收器选择
区域参数适用场景
年轻代-XX:+UseParNewGC多线程,低延迟
老年代-XX:+UseConcMarkSweepGC并发回收,适合 Web 应用

(7)接口中新增了什么属性

1、默认方法 Java8允许接口中包含具体实现的方法体,该方法是默认方法,它需要使用默认关键字修饰 2、静态方法 Java8中允许接口中定义静态方法,使用静态关键字修饰